第5b版:楼市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购房 课堂

买房是件大事。不少买房人是第一次购房,对于买房这件大事的很多常识都不是很了解。为了解答这些购房者的疑问,本报《楼市周刊》特地开通“购房课堂”栏目。每期,我们精选一个话题,邀请业内人士与您分享,让您少走弯路,买到满意的房子。

房子面积参数知多少?

房子是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在对这一特殊商品交易时,大多考虑其面积大小、价格、位置、楼层等因素,对于面积的构成却知之甚少。

作为普通的购房者,大多数人可能最关心的是建筑面积多少平方米。其实,除了建筑面积,房子还有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等参数。

那么,如何区分这些面积参数?这些面积参数又对你有何影响?

建筑面积 决定房屋总价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简单来说,就是在你不动产权证标明的面积。

在房屋不动产证上有三个面积。分别是房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它们的关系是:房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共有(公用)建筑面积。

那么,建筑面积会影响什么?业内人士介绍,购房时交付的总价,小区的容积率,包括生活相关的各项费用,比如物业费、垃圾费等,都要依据建筑面积来计算。

套内面积

与居住体验息息相关

套内建筑面积指商品房套内各部分建筑面积的总和。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分摊面积,其中,套内分摊面积包括套内分摊的墙体面积和阳台面积。

也可以说,套内使用面积是指实际自己能使用的面积,通俗来讲是地毯面积,即能铺地毯的面积就是你能切实使用的面积。

业内人士介绍,虽然购房者买房时的各项花费都以建筑面积为依据,但入住后的居住体验,与套内建筑面积息息相关。正常情况下,在建筑面积一定的基础上,套内建筑面积越大,意味着更大的居住空间和活动范围,也意味着居住舒适度更高。

公摊面积 不是越小越好

公摊面积就是房屋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各产权人(当事人)共同占有或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应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和不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

业内人士介绍,应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是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室外楼梯、垃圾道、设备房、公共门厅、门廊、门斗、水泵房、水箱间、消防监控室、消防楼梯(通道)、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污水处理间等,以及其他在功能上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二是套房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不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包括: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

不少购房者认为,公摊面积越小越好。其实,公摊面积越小,意味着楼道更窄、电梯更小、公共空间变窄,这样会影响居住舒适度和商品房的品质。因此,公摊面积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