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五彩斑斓的颜色是怎么染到布上,还如此好看的?带着疑问,近日,晋江永和英墩小学小记者前往石狮华山古民居,动手体验扎染技艺,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和五店市、梧林传统村落一样,华山古民居也是一处风景优美且富有闽南文化的地方。这里的大多数古厝为海外华侨回乡所建,背后都有着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的动人故事。小记者们漫步其中,聆听讲解员的讲述,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参观完后,小记者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扎染。来到活动地点,只见每人桌上都已摆放着各种工具,有一块布、各种颜色的“神秘颜料”、水、橡皮筋等。大伙儿好奇地观察每一种工具,在心里猜想着它们的用途。
因为是初体验,所以在正式制作前,老师们先通过PPT知识讲解,向小记者们讲解了什么是扎染,扎染的起源、分类、制作步骤等知识,图文并茂。很快,小记者们对扎染艺术就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终于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了。只见小记者们学着老师教的步骤,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将预先准备好的白色丝巾规则地叠成方块或不规则的其他形状,随后利用橡皮筋、绳子夹子、雪糕板等材料进行捆扎。别小看这些步骤,折叠、捆扎的手法对之后的成品可是影响很大的。经过一番操作,小记者们设计出了自己想要的图案。接下来就是进入印染环节了。小记者各自挑选喜欢的颜色进行印染,不一会儿,在一条条白色丝巾上,展现出各种别致的图案,韵味十足。
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学习到了扎染知识,掌握了扎染的制作方法,感受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一个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让民间传统艺术继续流传下去,使扎染发扬光大。
小记者感言
扎染用的是植物颜料,我们组用的是由苏木、赤子制成的橙红色。我采取捆扎的方式,首次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尝试的过程已经让我满心欢喜。
许峻翔(五年2班)
华山古民居浑身都是“宝”,每一座古厝、每一块碑刻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闽南文化如此多姿多彩,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去感受一番。
蔡佳森(五年2班)
扎染是一门特别美的艺术,当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我们都忍不住惊呼:“传统工艺真是太神奇了,古人太有智慧了。”
许鸿欣(五年1班)
扎染体验很有趣,我学着老师的步骤,捆扎、染色……前两次体验都失败了,但我不气馁,开始了第三次尝试。这次我把布扎得紧紧的,果然成功了。这是我的扎染初体验,收获良多。
许煜堃(五年1班)
扎染最后一个步骤是最令人期待的。我们将布料放进植物染料煮出来的缸子里,静静等待15分钟。15分钟过后将它取出拿去洗,展开那一刻,成就感十足。
王慧如(五年1班)
传统工艺不仅美而且很有趣,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与风采。
温梦琪 (五年1班)
指导老师 蔡英猛 蔡三妹 刘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