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时期,大多数人居家办公,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在家里日夜颠倒、过度放松、饮食不规律的情况。晋江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你该如何调整才能快速进入正常工作中呢?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专家委员陈宜阳表示,以下几个小窍门,助你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工作状态。
调节生物钟 提高睡眠质量
现在回归正常生活,作息规律也要调整过来,晚上最好在11时前入睡,早上也不宜晚起。中午有条件的可以午睡,但时间最好控制在1小时之内。规律的作息不仅有益睡眠,还能使注意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陈宜阳说道,选择适宜的睡眠环境很重要。比如,卧室最好挂遮光的厚窗帘;尽量不要在卧室中放置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电脑等;不要把手机放在枕边。同时要注意,上床后不要再看手机、听广播、看报纸,避免在睡前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以免影响入睡。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在下班到临睡前的这段时间,给自己在心理上设个“缓冲区”,放下对工作的思考,放松自我。
饮食规律 适度运动
之前很多人居家时往往饮食不规律或是暴饮暴食,导致肠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情绪不佳。近几年的科学研究表明,肠道其实具有丰富的情绪调节功能,肠道内的神经元数量甚至不少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所以肠道又被称为“肠脑”。复工后应注意及时调整,少吃多餐,多摄入蔬菜水果,保持肠道健康,才能维持健康稳定的情绪。
疫情期间,不少人在家里“葛优躺”看电视、刷手机,缺乏运动,变得疲惫懒散。适度的运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改善疲惫、抑郁和烦躁的情绪。复工后,很多小伙伴就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可是身体状态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样的压力,因此会焦躁不安、情绪紧张。这个时候,小伙伴就要放松心情,循序渐进开展工作,让身体从懒散放松的状态逐渐调整回工作状态,情绪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小贴士:助睡眠的食谱
此外,陈宜阳特别推荐两款有助睡眠的食谱。
1.酸枣仁大米粥
材料:酸枣仁15克、山萸肉15~2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酸枣仁捣细粉备用,将山萸肉洗净,有核则去掉,煮汁,入酸枣仁粉和大米,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食此粥一两次,可连续十日。有安神、抗焦虑、缓解神经衰弱等功效。
2.百合莲子绿豆粥
材料:百合、绿豆、莲子、粳米、陈皮和白糖。
做法:先把百合洗干净后泡在水里3~4个小时,莲子用清水浸泡,把绿豆和粳米分别清洗干净。在锅里放入清水,水烧开之后,加入绿豆、莲子、粳米和陈皮,小火慢熬,等到粥熟了之后,再放入百合和白糖熬煮。这款粥有宁心安神、清凉解毒的功效。
才艺秀场
书法、绘画、摄影、诗词、剪纸……如果你喜欢这些,擅长这些,那么,这里便是你展示的舞台。“才艺秀场”作为展示老年朋友才艺作品的平台,长期面向全市老年朋友征集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