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医生:从好的养生习惯开始
近日,因疫情原因,许多人对身体健康愈加重视。为此,记者采访了咱厝名老中医、晋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黄伟荣医生,与大家一起聊聊有关调养脾胃这一话题。
调养脾胃
从好的养生习惯开始
“今天重点说一下脾胃的中医调养和慢性胃炎的康复。”黄伟荣表示,“养生”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好的习惯,是一种日常行为的生理化要求,符合生理规律的理念和要求可以称之为养生观念的基本要求。
黄伟荣介绍,“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脾胃的生理功能,中医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也就是说胃有容纳消化食物,脾有吸收传化营养物质的功能,脾胃是提供人体生命营养来源的根本,调养好脾胃是维护脏腑功能的重要手段,从几个好的养生习惯开始。”
首先,要有好的静心习惯。好心境需要好的静心习惯来进行自我调节和管理,好心情才有好胃口,养成“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心理养护状态,才能促使“肝气疏泄,气血条达”,而胃口常开,这样才能保障营养物质摄入和正常的运转,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保持积极的心态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基本要求,也是让机体发挥强健免疫功能的有效方法,“养心”是“养生”的高境界要求,“养心”就是保持静心的态度,积极去面对一切,“阳光的生活”才是“养生”意义的价值所在。
其次,要有好的饮食习惯。三餐按时有规律地进餐,做到“饮食有节”,才能让消化系统有序地工作;营养合理,才能确保正常的生理需要;食物卫生,确保“饮食有洁”,才能杜绝病从口入;烟乱脾胃,酒伤肝胃,当以戒之。
紧接着,要有好的生活习惯。按生命作息规律办事,做到“起居有常”是“精神内守”的生理要求;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并且,要有好的养生习惯。把好的养生理念和日常生活的好习惯有机融合,是我们需要去不断追求自慎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要有好的个性习惯。“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每个人的先天不同,后天环境不同,个性也不同,辨证养生是每个人需要去面对的个性化课题,直接与医生沟通是解决个性化养生的重要途径。
慢性胃炎如何调养
黄伟荣介绍,治疗慢性病调养的方法基本原则是调节和补养脾胃:慢性病的最终结果,是久病必虚、久病必乱。因为脏腑功能逆乱需要调节,精气衰败需要扶正,下面从几种常见脾胃病的调养入手,阐述进行干预的方法。
慢性胃炎的调养该怎么做呢?饮食调理方面,平时,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少食生冷辛辣之品,忌烟酒、浓茶,进食宜细嚼慢咽,并据病选方,配合食疗,疗效显著,不妨一试。精神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建立信心,树立乐观态度。治疗调理方面,坚持治疗,注意重症患者及萎缩性胃炎患者,要定期进行复查,以防癌变。中医药扶正化积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到脾胃专科具体调理。
总的来说,搞好脾胃养护,需要从日常好的养生习惯开始:平静心情、饮食有节、营养合理、起居有常、个性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