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
低年级孩子接种新冠疫苗那天,许多精彩的场面上演了——毕竟孩子大多是怕打针的。壮壮的男生小D排队的时候,对我说:“我才不怕呢!”还装腔作势地右手握拳,手臂一曲,很有力量的样子。可轮到他时,刚才的神气劲马上不见了,嚎啕大哭,手脚乱摆。老师和家长怎么哄,怎么按,因其力气大,都无济于事,于是向我求助。我靠近他,让他面向我,脸埋在我怀里,用他的右手抱着我,伸出左手让医生接种。他很紧张,右手越搂越紧。我左手抓住他的左手让医生接种,右手则揽住他的背,在固定住他姿势的同时,轻轻地安抚他——男子汉,这点事算什么?!不一会儿,疫苗接种完了,小家伙马上破涕为笑,对其它小朋友说:“不疼,没事。”真是个影帝级的小家伙!此时,拥抱是一种信任。
还有一个女生,在排队时还和同学及她妈妈有说有笑,但下一个轮到她时,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我感受到了她的不安和害怕。我在她耳边悄悄地问她:“你需要帮助吗?”同时,伸手握住她的小手。她妈妈听到了说:“没事,她不怕打针。”但她没有回答,只是把我的手握得好紧——行动说明了一切。我紧握着她的手,用刚才那个姿势,帮她顺利完成了疫苗接种。那天,我用拥抱,帮助许多孩子完成了对害怕的挑战。此时,拥抱是一种接纳。
记忆更深的是去年小L的家长和杨老师的那次拥抱。三年级的小L去世后,我带班主任杨老师去看望他的家人。一进门,小L的妈妈就紧紧抱着杨老师,边哭边倾诉:小L去世前,一直在牵挂善良、尽职的杨老师和班上的孩子们,很舍不得离开——前年,小L患上了千万分之一概率的恶性骨肿瘤,辗转了多地多家医院,最后在上海确认;一次次的辗转,一次次的治疗,小L从一个打针都害怕的小男生,转变成反而安慰她妈妈不要哭的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我两次通过视频、信念卡等为他鼓劲加油,班上的小朋友也折了许多千纸鹤给他送上祝福,可惜,无论我们如何努力,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小L……那天,小L的母亲从头到尾一直拥抱着杨老师,杨老师和陪同的老师们都默默地流下了泪。此时,拥抱是一种慰藉。
当然,还有开学仪式上,孩子们与校园吉祥物鲲鲲拥抱时的开心;课间时,孩子们老远跑过来抱着我大腿的兴奋;运动会赛场上,胜利或失利的孩子们抱着老师开心的欢笑和痛哭的失望……拥抱有千变万化的面孔,看似一个小动作,其实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向好转化的最好媒介。拥抱是一种力量,融入心中,汇于血液。每个热情的拥抱,都会随风潜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卸下心防,笑靥如花。这种灿烂还会传递,只要用心,我们都能看见。
朋友们,如果孩子有需要,请弯下腰,不要吝啬,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赓续前行的力量,将来,他也将用爱心和温暖拥抱他的世界——请常常问一下自己,今天,你拥抱孩子了吗?(作者系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