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致
“鸡娃”,一个发人深省的热词,让我们不禁反思:“双减”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娃”又为什么与“鸡”相联系呢?
原来,这里的“娃”与我们平时吃的饲料鸡、圈养鸡在某些特征上是相似的,即:一出生就规模化养殖,从小就添加剂饲料喂养,从出生到被宰,甚至连虫子都没有吃过。
据说,鸡在鸡圈里一辈子走的路不超过3米。如此圈养出来的鸡,肉质松软、无味不香,营养价值也很低。上来一份这样的鸡肉,你喜欢吃吗?答案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在2016年,京东公司推出了公益项目“跑步鸡计划”, 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实现产业脱贫,同时又将绿色健康、营养美味的生态鸡送到城市人们的饭桌上。
该项目给每个贫困户分发100至200只鸡苗,这些鸡不允许喂养任何饲料,只能野外散养,食用天然的食物,或找虫子吃。
如何判断这些养殖户真的这样做,这些鸡真的是野外散养的呢?原来,每只鸡的鸡脚上都有一个载有芯片的鸡脚环(即:计步器),起累计步数监督的作用。除此之外,每个鸡舍都还安装有摄像头,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当每只鸡长到6至8个月大、大概走了100万步的时候,京东公司就会以当地鸡价三倍的价格来回购这些散养鸡。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项目一上线就好评如潮,为京东赢得了好口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由“跑步鸡”项目,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今天的育人。我们是将孩子培养成“鸡娃”,还是培养成从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跑步鸡”?答案同样显而易见。教育内卷时代,缓解父母、老师的教育焦虑情绪尤其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家庭的核心。“养正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让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终身幸福奠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鸡娃”苦已久矣,爹妈苦于“鸡娃”亦已久矣。赶快让“圈养鸡”跑起来,变成健康优秀的“跑步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