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城韵乡味赞西园

叶荣宗

东邻青阳街,西连万亩园。晋江撤县设市后,于2003年11月,析出原青阳镇的7个村和原磁灶镇的4个村,合并设立西园街道办事处。“西园”由此踏上历史的新征程,成为晋江中心市区的西北门户,承载着融市富民的使命。

古人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此言,谈人说地皆莫如是。西园,以其11个行政社区、5.2万人口、21平方公里区域,如同一颗明珠,镶嵌于中心市区和乡村田园之间,成为出城入乡的连接地带,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辖区内沈海高速、泉南高速交错贯通,市区干道“三纵两横”路网铺张。大专、中职、中学、小学、幼儿园一应俱全。现代物流、汽配、钢构、卫生材料、商务服务等成为主体产业,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财税收入超过2.3亿元。设立18年,西园青春正举、芳华璀璨,奋进正当年。

屿头村是典型的城边村,也是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落。在屿头村村口,立有一尊石鳌像,背驮一长形石碑,固守村口,并供人敬仰。鳌是古代传说中的鱼龙,即“龙生九子,鳌占头”,其形象为龙头、龟身、麒麟尾。屿头村以此为吉祥物,寓意为顶天立地、独占鳌头,鼓励村民奋发有为、勇于争先。这个屿头村显然令人刮目相看。但仅凭一尊石鳌像似乎单薄而难于说服人。于是,屿头村又发掘和讲述古代著名乡贤洪富的故事。史料记载,明朝天顺三十一年(1488年),洪富出生于屿头村一农户家,少年时师从著名理学家蔡清的弟子吴铨和林同。明嘉靖八年(1529年)考中进士,后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参政,其为官公正廉明、无私无畏,深受人们尊敬。著有易学《浅说》传世,如今立于青阳乡贤祠中的《青阳乡约记》就出自他手。在乡村振兴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屿头村将洪富书房和故居重新修缮,作为乡村文明的传习基地,让“鳌”的精神气质和洪富的人格魅力润泽村民,让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重获新生。或许,这正是西园的城韵一角。

洪富故居历史久远、古色古香,引人进入深邃的历史时空和繁杂的辨识事物之中,一时难以轻松与释然。而在屿头村后,便是近年来晋江市启动的田园风光项目,6500多亩的良田,因平坦而显辽阔,应广袤而成沃野。九十九溪的清澈之水款款流动,滨河绿廊的蜿蜒风貌美化着原野。远方高楼林立,模糊着视线,充当着田园的秀色背景。田园阡陌直入眼眸,惊呼之下尽是赞叹,这城这乡如此之近,又如此之亲,演绎出如此之美,尽显西园的美意与韵味。

如果以“风光美”比喻这片良田原野,那么高耸的崎山就得用“雄奇秀”来概括。位于晋江市区西侧的崎山,北与八仙山、南与罗裳山相连,俯瞰着晋江的西部。顺着盘山道路而上,立于山坡高处,远天乡野与集镇、绿林与溪流,宛如山水画卷,沿着大地铺开,高低错落、层叠放远。俯视山下,沈海高速公路横亘眼前,车流竞速疾驰,彰显现代生活的快意。眼下,还有一座现代气派的大型建筑耀眼醒目,据称是福建省第三大的国际会展中心,宏大而壮观。中廊设计如海浪波动,新颖而别致,仿佛是由海上丝绸之路吹来的古风。

当然,更美的其实就在身边,如若不想驻足,也当在山坡道上徘徊踌躇。因为在冬冷的寒风中,还有可爱的玫瑰花,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欢迎你、陪伴你,在这幽静的山谷中依然虔诚地滋生出爱的蜜意。微湖中一架不停滚动的水车,给僻静的山谷带来了一点生动气息,而孤立于山岗上的那座“刘埯塔”,却静默着痴守,俨然是从远古走来的护花使者。一路走来,花、车、塔、人会编织出怎样的情节?如今,500多亩的花海主题区,长年播种着当季名贵花木,为城市平添一处休闲胜地,让市民时常心花怒放、春潮涌动。走出西园,心中依然慨叹:西园风光好,向往情未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