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亲子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瞧,咱厝萌娃这样过周末

为了丰富广大亲子家庭的周末生活,增进亲子感情,上周末,晋江经济报亲子驿站组织金井、陈埭、永和片区亲子家庭到晋江市防震减灾科普馆探秘地震如何形成,到小浯塘古法酱油酿造基地,到科林绘本馆听绘本、DIY手作,度过美好周末时光,共吸引近100组亲子家庭参与。不少亲子家庭纷纷称赞,亲子驿站开展的活动有趣又好玩,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升各方能力。

听绘本、DIY手作

“小朋友知道鸭子是怎么骑车的吗?”“鸭子的声音是咋样的?”……上周日下午,一场《鸭子骑车记》绘本故事会在科林绘本馆(金井)开展,吸引金井毓英中心幼儿园20组亲子家庭参与。

当天,科林绘本馆的老师惟妙惟肖地讲着故事,台下的小朋友聚精会神地听着,沉浸在《鸭子骑车记》绘本故事里,时不时被绘本故事里的情节逗乐。“哇,原来小鸭子是这样骑车的。”“鸭子为什么要那样骑车呢?”……活动现场,小朋友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一边七嘴八舌说道,现场相当热闹。

随后,科林绘本馆的老师带领亲子家庭制作“唐老鸭”,只见亲子家庭拿起桌上的剪刀、卡片,根据老师的指示,开始一场DIY之旅。“爸爸,我要画鸭子的眼睛。”“妈妈,鸭子的舌头要怎么弄?”……现场,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道,俨然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鸭子展现在大家眼前。看着自己亲子制作的鸭子,不少小朋友爱不释手,许多家长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我觉得亲子驿站携手绘本馆开展这种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非常好,既能培养小朋友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家长苏女士说道,希望以后多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探秘防震减灾馆

体验倾斜小屋、了解地震如何产生、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上周六上午,一场“探秘晋江市防震减灾”活动在晋江市防震减灾科普馆上演,共有30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30组亲子家庭来自晋江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永和中心幼儿园、英林达德中心幼儿园。

当天,在晋江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亲子家庭有序地进入科普馆。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解说及演示下,详细了解地震、地震灾害现场、地震活动断裂带、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等知识。

在本次体验参观中,最受小朋友喜爱的就是体验地震练习小屋和倾斜小屋。在“地震练习小屋”中,小朋友在一片尖叫声中体验了5至8.8级地震,感受了不同震级地震的震感。与此同时,小朋友迫不及待走进模拟受到地震极度破坏的“倾斜小屋”。小朋友牵着家长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感受房屋倾斜带来的眩晕感。紧接着,就是了解和学习心肺复苏知识环节,在观看完工作人员的现场演示后,不少家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认真模拟心肺复苏。活动结束后,不少亲子家庭表示,这次防震减灾科普馆体验很有意义,让小朋友学习到不少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打卡酱油基地

“打酱油”对很多“80后”“90后”家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很多小朋友却显得有点距离,为了让广大亲子家庭体验一回“打酱油”的乐趣,上周日上午,亲子驿站组织陈埭片区的亲子家庭到小浯塘古法酱油酿造基地了解古法酱油的制作过程。

当天,很多亲子家庭早早来到小浯塘古法酱油酿造基地,纷纷被3000多个酱缸吸引住,很多小朋友好奇酱缸里装着啥,便忍不住动手摸摸缸身、掀开盖子,闻闻味道。

作为古法酱油酿造的第三代传人,“酱油哥”吴华清为亲子家庭介绍了小浯塘古法酱油的生产过程。相比现代工艺的量产化、机械化生产,古法酱油不添加任何催化剂,制作周期长。为了让亲子家庭更好地了解古法酱油的制作过程,吴华清带领大家走进发酵间,面对新奇的发酵技艺,很多亲子家庭驻足观看。

此次最受小朋友喜爱的环节就是——打酱油。吴华清一边打着酱油,一边跟小朋友讲解打酱油技巧。站在一旁的小朋友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小朋友第一次体验打酱油,很开心。”来自龙林幼儿园小二班林璟恒妈妈告诉记者,这次打酱油活动非常有趣,让小朋友学习了解古法酱油的制作过程,也体验一回如何打酱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