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诊时间:
每周三全天,周六全天
坐诊地点:
门诊二楼妇产科诊区②号诊室
本报记者 吴清华 实习生 陈芯妮
为了让婴儿顺利以第一声啼哭宣告来临,那群日夜奔忙在守护孕产妇和新生儿战线上的妇产科天使们,以爱之名,白衣为羽,缔造着生命的摇篮。扎根基层31年,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妇产科主任李聪蓉,早已成了科室团队里的定心丸,无数安海人心中的好医生。
她的笑容温婉亲切,轻声谦虚地说:“我很平凡,只是做着该做的事。”只是这平凡如果加上一个31年的期限,就注定彰显不凡。无影灯下的职业坚守,产科病房里的喃喃叮嘱,漆黑夜晚的静静守护,李聪蓉主任用一颗敬畏生命、热爱医疗事业的真心,日复一日地诠释着医者的意义。
医者仁心 精湛技术暖人心
在医疗行业有这样一句俗语: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妇产科的累与忙,李聪蓉主任深有体会。早在2016年,本报曾报道过她抢救一名车祸年轻孕妇的事迹。
“有个孕妇怀孕8个多月,胎盘早剥。”那是夜里9点多,李聪蓉难得休息,与丈夫相约逛安平桥,一个电话突然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有急诊!”李聪蓉挂断电话,拔腿就往回跑。当时那名年轻孕妇刚遭遇一场车祸,孩子已无力回天。更可怕的是,孕妇的子宫破裂约5厘米,出现大出血,血液积在腹腔内无法流出,如不及时处理恐要危及生命。
“面对两难问题,生命至上是唯一法则。最坏的打算只能是切除子宫救人。”李聪蓉嘱咐同事们,要又快又稳。“但她还很年轻,我们要尽全力保住她的子宫。”急诊面前,李聪蓉当机立断,直到凌晨0点多,手术顺利完成。让李聪蓉欣慰的是,孕妇的子宫保住了!而这名年轻的产妇,后续恢复良好。
令李聪蓉欣慰的是,今年3月,这位产妇放心地选择到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此次生产,母婴健康。
“产科与其他科室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急诊多、责任大、并发症多,而且高风险。孕妇生产都是突然发作的,没有谁能准确估算时间。”李聪蓉告诉记者。妇产科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一件神圣而光荣的事,可为更多家庭带来幸福,我很喜欢这项工作。”
就这样,李聪蓉成了病人眼里的好医生,大家以口碑相传,慕名而来。
砥砺前行 成就市级重点学科
1990年,李聪蓉毕业后回到家乡安海医院妇产科工作。31年的时光走过,勤恳扎实的实践经验让李聪蓉由一名小医师成长为独挑大梁的骨干医生、再历练为妇产科的学科带头人。
“基层医院没法像大医院一样,一台手术有主刀、一助、二助、器械护士这么多人。基本上两个人就要完成一台手术,所以对每一个医生的综合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各方面技能要更扎实。” 李聪蓉接任科室主任时,医疗组存在较严重的断层现象,科室工作很容易出现滑坡。面对这个情况,她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一方面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与演练,积极传帮带,并鼓励年轻医生外出到武汉同济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佛山妇幼保健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医院等地进修,以提高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她自己常年备班,凡遇高危孕产妇及急危患者,便开启连轴转的模式。
2011年至2022年,由于人手紧缺,妇产科又需要24小时值班,随时准备手术。“那两年,我几乎算24小时‘备战’。”李聪蓉说道。付出是值得的,年轻医生进修回来后,科室的专业技术越来越好。
“现在几乎所有妇科手术我们都能做。”2017年至今,科室已全面开展妇科癌症、阴式手术等诊疗技术,新开展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子宫疤痕憩室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阴道半封闭术。
李聪蓉注重学科发展及团队的建设工作,如今,通过全科人员的努力,科室早已形成技术梯队,成功组建了一支掌握微创技术的专业诊疗团队。2014年,科室被授予晋江市第一批重点学科;2019年,科室通过晋江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验收并挂牌。
通力协作 医共体单位喜迎好“孕”
作为三大医共体单位之一,晋江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妇产科在李聪蓉的带领下,多次积极协助内坑、东石、灵源基层卫生院开展现场抢救危重孕产妇等工作。“我们定期派医生到基层卫生院帮忙开展妇科手术及门诊工作。去坐诊的医生会细致地告诉医共体医院医生和护士一些关于彩超检查、管理手术室等工作的细节,帮忙他们把能力稍弱的环节带上来。此外,如果有搞不定的手术,电话沟通后,我们也会马上到院投入手术。”
“我刚来的时候,科室只有7位医生,12位护士,现在我们已经拓展到17位医生、48位护士。现在整个科室都是一个团队,所有的一线医生都能做主刀,独立完成一台手术了。二线的年轻医生技术也已经成熟了不少,而且许多医生还想再去学习,提升技术。”李聪蓉开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