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上课时,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智者;下课后,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朋友。家长说:他不仅多才多艺,还用心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同事对他也称赞有加,夸他有颜值、有才华,更有担当……
他,就是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老师王世忠。
专门开设公众号
分享与学生的点滴
“第一次见到王老师,他就是最早到的,在那边搬桌子、擦桌椅。后来,我发现,他每天都来得很早。”家长黄玉霞告诉记者,2019年秋季晋江八小投用后,他们来到了这个新学校。得知孩子的班主任是王世忠时,就有好几位相识的学生家长纷纷向她表示祝贺,“他们说,能在王老师的班级真是太幸运了。”
这两年来,黄玉霞果真多次被王世忠的负责任与爱心所打动。每天早上7点多,在班级都可以看到王世忠的身影,若不是和孩子们一起早读,便是独自坐在教室一隅,同孩子们一起看书。而下午放学时分,王世忠总是目送着最后一个孩子回家后,自己再离开班级。一遇到天气变化,王世忠也会在家长微信群里发温馨通知,提醒家长、学生注意天气。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细节,温暖着每一位家长、学生的心。
多才多艺的王世忠是整个学校公认的多面手,除了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研组长,他还帮忙代理副教导的工作,同时负责学校微信公众号编辑和信息报道撰写等工作。
“一个人扛下那么多工作,忙碌可想而知,但是他从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是真的爱学生。”让同事蔡美容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王世忠的老婆在医院生产,按常理来说,他应该请假三五天。但没过一天,王世忠居然跑回学校上课了。问他缘由,他居然说怕落下功课,担心孩子的成绩。“听说他现在在家的日常就是一手抱孩子,一手改作业,不管是奶爸还是老师,他都做得很好。”说到这,蔡美容竖起了大拇指。
采访中,另一个同事李美娟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向记者推荐一个公众号,名叫“晚风季”。原来,酷爱写作的王世忠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帧帧画面,大到整体,小到细节,在他看来,皆可成一篇文章。为了让文章有处可放,他便专门开创了这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仔细看,你会发现,他把更多的笔触放在班里孩子的身上,像给孩子们写的那一封封信,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也给了孩子们鼓励,字里行间都是对孩子的牵挂和疼爱。”李美娟说。
打造心“晴”小屋
聆听学生的心声
晋江八小校长李向阳曾评价王世忠“明明可以靠脸,偏偏要靠才华”。先且不论才华,从这句话便可看出王老师是有颜值的。不过在李向阳看来,相对于外表,王世忠的心灵颜值更迷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向阳带我们走进了王世忠任教的班级。一踏入班级,墙上的信箱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仔细一打听,原来那是王世忠亲手打造的心“晴”小屋,用来分享学生的快乐,同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有什么心里话,我们就会投进这个信箱。每一张纸条,王老师都会认真地看,然后再找个合适的时间和我们交流。在王老师这里,我们什么都乐意和他分享。”五年3班学生杨梓浩告诉记者,心“晴”小屋一“开张”,“生意”就十分火爆,同学们都很乐意把“声音”投进来。在这场心与心的交流中,王世忠与他们分享着快乐,表扬同学给班级提的好建议,诉说着同学遇到的苦恼,同时给他们支招……
“他会用心去读懂每一个孩子,读懂他们的话,读懂他们的心,并且抓住机会帮助他们成长。”让李向阳印象深刻的是,王世忠班上有个后进生,名叫小玲,因为小时候生病再加上后来家庭原因,跟其他孩子相比,小玲显得木讷许多。第一时间了解了小玲的情况后,王世忠不止一次对小玲说:“老师不会放弃你的。”
王世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课时,他格外留意小玲,鼓励她多举手发言;改到小玲的作业时,他积极寻找闪光点,经常写下几句鼓励性的评语激励她;课间时分,他或主动坐在她旁边与她谈心,或鼓励她和同学一起去游戏……渐渐地,小玲进步了,王世忠欣喜不已。
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有9年时间,王世忠收获满满,但他仍一直行走在学习的路上。你瞧,一遇到教学上有疑惑的地方,总能看到他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此外,也能常常看到他外出听课学习,利用教学之余翻阅、咀嚼名师教学实录,或者细细观看名师上课录像。有时为了上一节扎实、灵动、睿智的语文课,常常看到他认真苦思环节设计,或者埋头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谦逊地请教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他而言,成长是一条寂寞之道,也是一条邂逅精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