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饶媛萍:

世界美妙的声音,我带你们“听”

微笑浅浅,梨涡乍现是她的招牌,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她;她不是舞蹈老师,但是总是“手舞足蹈”,热情洋溢;她个子不高,在面对孩子时,却有无穷能量,带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各种美妙声音……

她,就是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饶媛萍。

“没有饶老师,

就没有我的现在”

“饶老师,好久不见!”时隔三年,小月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这一次,她想为自己的恩师——饶媛萍打CALL。师生俩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随后用手语热切交流着各自的生活。虽然没有“声音”,但是画面依旧美好。

2002年从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饶媛萍选择了站上三尺讲台,用心呵护每一个残障儿童。近20年的执教生涯,饶媛萍陪伴了很多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逐步融入主流社会。小月就是其中一个。

一说起饶媛萍的好,小月“滔滔不绝”,双手不断比画着。据她介绍,她在婴幼儿时因发高烧注射药物而失聪,2006年入读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当时饶媛萍是他们的班主任。热爱跳舞的小月在学校活泼开朗,但一走出校门就变得怯懦,不与陌生的健听人接触。

“饶老师知道我喜欢跳舞,就鼓励我参加泉州市首届刺桐少儿风采大赛,与健听孩子同台竞技。”小月回忆说,当时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她一遍遍地修改自我介绍词、规范手语动作;带着她趴到地板上,用身体感受地板传递的节奏;陪着她在律动室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舞蹈动作;帮她数节拍,教她边记动作边在心里默数节拍,直到动作能与音乐完全融合。有时,饶媛萍还会带着小月到操场或走出校门,跳给陌生人看,锻炼胆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次比赛中,小月与200多名健听儿童同台竞技,闯过初赛,顺利进入复赛,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复赛闯进决赛,最终取得了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

当天,小月的父亲也来到学校,看到饶媛萍,这位朴实的父亲也难掩激动之情,不断向她表示感谢。“可以说,没有饶老师,就没有我女儿的现在。女儿现在能够如此自信地面对生活,与人交流,都是饶老师的功劳。”小月爸爸开心地告诉记者,小月毕业后在星巴克工作,每天要应对几百个陌生人,小月通过笔谈都能够和任何人顺畅地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小月还从绿围裙的基础星级咖啡师升级成黑围裙的咖啡大师。

教孩子表达

也教家长学会“读懂”孩子

作为听障专业的老师,饶媛萍所任教的是一群听障学生。这些孩子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与主流社会脱节,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那时候孩子还小,我们不怎么会手语,‘读不懂’孩子,所以,经常在家里就是‘我们听不懂孩子的心声,孩子得不到回应,只能不停地哭’。”家长汤女士说,当时他们拿孩子没有任何办法,每天家里都回荡着孩子的哭声,这可把他们急坏了。就在这时,饶媛萍的出现“拯救”了他们。

饶媛萍一边在学校耐心安抚孩子,教孩子用更多手语来表达自己,同时,汤女士去购买相关书籍,自学手语,这样一来才能畅通与孩子的沟通。有时凌晨11点多,汤女士与孩子沟通遇阻,就会电话“求助”饶媛萍,饶媛萍不但没有丝毫的抱怨,还耐心地为她支招。

就这样,双管齐下,成效立显。汤女士欣喜地看到,这几年来,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她不再是哭,而是会用手为心发声。“孩子现在还会写日记和作文,语句也通顺了不少,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很开心,也很感谢饶老师的付出。”汤女士说。

“我其实也是饶老师的学生,她是我的良师益友。”许佳欣是第七届晋江十佳“我最喜爱的老师”,也是饶媛萍的同事。许佳欣告诉记者,自己进入特教后,与饶媛萍师徒结对,成了饶媛萍的“徒弟”。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每一场重要开课、活动、比赛,饶媛萍都与她同行,陪伴在旁。

让许佳欣动容的是,饶媛萍学的是听障专业,而自己学的是自闭症方向,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饶媛萍花了很多心思研究自闭症专业,陪她一遍遍地改教案、磨课,好几次都一起磨课到凌晨。

“她做事事无巨细,能干、会干而且干得好。”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芳说,饶媛萍身兼多职,除了是听障专业老师外,还兼任班主任、辅导员、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等工作。每一个身份,她都演绎得很好。

其中,王芳特别提到,学校有三个专业,从幼儿园到职高都有,跨度很大,单是排课表就是一项大工程,令不少老师头疼不已。而作为学校教导处副主任,饶媛萍勇挑重担,假期加班加点进行排课,她排的课表科学而又细致,同事都被她身上那种踏实与细腻所打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