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会游泳的“鸡”

红波

梧林最近很红。

听老人说,梧林村之所以得名,并非因为以前遍植梧桐林,而是他们的开基始祖蔡旺生600多年前赶鸭到这里,鸭群竟然不走了;旺生公连饲了5篮稻谷(闽南语“5篮”和“梧林”同音),鸭群还是不走。

第二天,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每只母鸭都生了两个蛋。用鸭的语言:“其实是这边好吃的多,环境也不错,我就住在这里了。”从旺生公的角度看,我觉得他一定欢天喜地,每只鸭都“考”了100分,所以当即决定在梧林定居下来。于是形成了现在有1850多个常住人口的村子,还有15000多的侨胞在菲律宾,2000多人在香港。

一群鸭改变了一个村子的历史。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据说,鸭不用回头就可以看到后面,因为它的视角有360°。既然它拥有全球眼的“超鸭”功能,还有一双闲庭信步的红掌,除了嚼藻啃草补充维生素,时不时抓点小鱼小虾加强动物蛋白质吸收,都是一碟小菜。这可比鸡强多了。

但家养的鸭子一般在笼子里圈养,没有那么自由。话说村里原有一口农用大井,浮满绿萍。政府对梧林古村进行保护修缮,将这口井拓宽成葫芦形,石头护栏改为自然降坡,湖面种植不少水草,倒映着远处的古厝洋楼,天光云影,花枝招展,甚是惬意。鸭子到了这边,相当于住别墅。湖的对面有一片紫色的柳叶马鞭草花海,我将之戏称为“晋江的小普罗旺斯”。

生态环境改善,去年飞来3只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小野鸭,在这里定居下来。这片湖面是野鸭的伊甸园,它们时而追逐嬉闹,时而悠闲自得地游弋。只是野鸭警惕性太高,每次有游客想接近拍照,它们总是一个猛子扎入水底,等人远去,又从另外一片莲叶边钻出,让摄影“大师”们悻悻而归。

鸭虽然对人不待见,但我很喜欢它。每次朋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向他们介绍可爱的野鸭。这些野鸭远远地看,总是保持着绅士般的身份,轻巧、优雅、呆萌、警醒,一点都不像童话里的丑小鸭。

有位梧林的同事,有天刚好离得近,拍了两张照片。只见野鸭黑色的额头上点着一颗红印,好像凤冠一样。问了“度娘”(百度),原来这不是鸭,而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鹤形目秧鸡科的黑水鸡,喜欢栖息于灌木丛、蒲草和苇丛,善潜水。这些鸡不是普通的鸡,它们喜欢开party,喜欢搞社交活动……

只知道鸡会飞,不知道还会游泳,这可是鸡的plus升级版啊!

于是突发奇想,自然环境变好了,该不是“凤”栖梧林成真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