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林键:携手高校产学研合作 做大做强科技创新

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键发表主题演讲。 本报记者 秦越 摄

本报记者 柯雅雅

“大学与城市是休戚与共、命运相关的共同体。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不仅能成为城市的名片,还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走向。”昨日,在2021晋江市“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键说。

以福大科教园为例,福州大学与晋江市人民政府在2015年11月签约共建晋江科教园,2021年5月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正式投用。双方联手合作办学,是福州大学发挥学科优势、晋江市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一次新的尝试与实践,是福州大学和晋江市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

“高校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强化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双方共建共教共研共享,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林键指出,晋江科教园落地以来,一直不断地探索、创新产教融合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产教融合生态链,产业要素池和高校创意技术要素池不断碰撞催生了“化学反应”,如校地共建的“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付贤智校长领衔的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福建省蓝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福州大学福建省高校测试中心——七匹狼检测技术与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等都是福州大学围绕泉州、晋江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所做的前瞻布局。

在林键看来,将高校较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结合晋江良好的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对接企业,那将有更多科研成果在晋江落地生根,能够助力晋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晋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林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如今,恒安、七匹狼、陆地港、力利玩具等公司高管、技术骨干走上科教园讲台,安踏、福能晋江气电厂、七彩狐、恒丰等公司成为科教园师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鼓励产业和企业更多地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将新工艺、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整合各种要素与资源协同培养学生,建立了‘德智体美劳,政产学研用’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晋江科教园在内的众多高校不仅是福州大学和晋江市的,也是泉州市的,更是晋江各大企业的。”林键表示,希望企业可以和福大及更多高校携手,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你们有需求,我们有专家教授、研究人员,还有他们背后庞大的资源网,我们一定能在科技创新上做大做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