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今年,晋江梳理出台《晋江市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在原有政策基础上,重点破解近两年来旅游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结合各级对旅游工作要求,鼓励旅游品牌建设及提升,鼓励地接旅游,增加对新获评除A级旅游景区之外的“旅游品牌”单位及获评省级以上“旅游品牌”单位提升补助等。
本报记者 董瑞婷 通讯员 留美婉
政策亮点 旅行社带团来晋江有补贴
“若干措施”提出,对旅行社组织或接待旅游团队(每团不少于15人)游览经市文化旅游部门指定的3个及以上参观点的,每接待1人次奖励10元,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以上旅游团队夜宿晋江,则追加住宿奖励,年累计800人次及以上—3000人次以下的每人次奖励30元,3000人次及以上—5000人次以下的每人次奖励40元,5000人次及以上的每人次奖励50元,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除了引进“客流”,“若干措施”还希望能引进“人才”。鼓励具备条件的本市大中专院校设置导游、旅游与酒店管理、烹饪等旅游服务性专业,每专业招生达到30人及以上的,给予院校2000元/人的奖励,每个院校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对在晋江市内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并在各级文化旅游部门或旅游协会举办的导游或技能竞赛中参加团体和个人比赛项目获奖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为发展全域旅游,鼓励旅游规划先行,对全市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旅游景区(点)及经市文化旅游部门认定的村(社区)开展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的给予补助;鼓励旅游景区创建,给予创建的启动资金,对新获评国家5A、4A、3A级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 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
除A级旅游景区之外,也对“旅游品牌”和新评为五星级、四星级酒店的企业及晋江伴手礼销售专卖店、专柜等给予了较大的扶持和奖励。
部门解读 破解旅游发展热点、难点问题
记者昨日从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晋江市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2019年度共有78个对象符合兑现要求,兑现金额586.898万元;2020年度申报对象70家,拟兑现资金522.80115万元。
为加快晋江市旅游业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若干措施”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扬长补短,重点破解近两年来旅游发展热点、难点问题。
当前,晋江旅游公共服务进一步得到完善。完成晋江伴手礼复核及新评,最终30个商家通过复核,11个商家的14项商品入选第四批伴手礼名单;选送商品在2019年、2020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1金2银4铜,在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1银1铜,在两年的“全福游 有全福”最美福建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2个三等奖;提升晋江机场旅游集散中心并认定为福建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三级);开通2条晋江市“大美晋江旅游公交专线”(3路、45路);启动景区外部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制定《晋江市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导则》,完成9座A级旅游厕所建设验收;开发建设“e游晋江”小程序,推进五店市传统街区获评福建省智慧景区(三钻级)。
旅游宣传营销也得到了加强,在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开设“创建全域生态旅游”宣传专栏。2020年开展3场线上直播活动,吸引40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举办两届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和首届文化体育消费季活动。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宣传,提升了晋江旅游知名度。
行业服务水平得到提升,鼓励华侨职校、晋兴职校、安海职校及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办班,奖励参加各种技能比赛获奖人员。
利益相关方 晋江旅游总收入为163.61亿元 泉州第二
2020年,晋江成功获评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127.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8亿元; 而2020年疫情期实现了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为810.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63.61亿元,总收入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二位,接待总人数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三位。
受益于晋江市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晋江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深化。近两年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新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围头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2个(围头村、梧林社区)、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潘山村、湖尾村)、福建省旅游度假区1个(紫帽山)、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七匹狼中国男装博物馆),福建省滨海休闲度假福地1处(金井镇)、泉州市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个(五店市传统街区)、泉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福建百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福建省壹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福建华晋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建澍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晋江市级观光工厂1个(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