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翠屏湖上钓乡愁

江山

从卫星上看宁德古田的翠屏湖,形如巨龙腾跃。走进翠屏湖,只见碧波浩渺,四面青山蜿蜒环绕,湖中36个小岛,座座皆似“白银盘里一青螺”。

翠屏湖的四季,都是那么让人迷恋。

翠屏湖的春天,春草碧色,春水绿波,岭上山花烂漫,岸边桃红柰白,游船沿湾绕岛,似入仙源。

夏日湖波涨岸,树木纷披,群山倒映,山水浑然一体。红男绿女、皓首黄童戏水其中,翠屏湖成为八闽最大的天然泳池。

至若秋水长天,山腰裸露的一条黄土坡吃水线,如金带缠绵于绿水青山之间,别有景致。山外朝霞夕照,湖中鱼跃鹭飞,库湾橙红橘绿,充满诗情画意。

冬日的翠屏湖,每遇霜晴,湖面披上一层轻纱,快艇游船出没如梭;或是烟雨迷蒙,小岛隐约其间,恍若蓬莱。

美哉翠屏湖!

翠屏湖的历史更有令人迷恋之处。

翠屏湖原名古田人工湖,因湖在古田旧城的主山翠屏山下,后来就以翠屏命名。她的美貌,是用一座古城换来的。

翠屏湖的湖畔、湖心,四时都有人垂钓,其中有几位长者最引人注目。他们抛竿后,就在岸边谈笑。当我好奇地去探视他们篓中的收获时,他们说,我们主要是来多看一眼翠屏湖,享受湖边美景,呼吸清新空气。原来,他们都是旧城的老移民,这湖底下就是他们原来的家园啊!一坐下来,攀谈的话匣子就打开,他们如数家珍似的,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翠屏湖的历史。

古田旧城有一条河叫古田溪,流经城区的那段叫剑溪,水道笔直,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水量浩大,有水可饮,有鱼可捕,有船可渡,是旧城的母亲河。古田溪从屏南流来,经县城,奔水口,汇入闽江。由于古田溪流域面积广,水量充沛,下游落差巨大,早在1933年,它就被水电专家们看上了。

1953年,古田溪水电站建设项目列入国家“一五计划”。几年后,一座71米高、412米长的拦河坝像巨大的铁臂,挽住了狂澜。我们经历了福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那一天天高涨的湖水,追逐着4万城乡百姓,大家挥泪惜别古老而美丽的家园。移民中,有的进新城,有的就近后靠,有的迁到古田几个乡镇,更有一批移民被安置到顺昌、邵武、建阳、武夷山等地。

遥想当年,我们回望着涨水,好几千座民房一时间没入水底,7里古城墙、20多座牌坊、3座宝塔一时间轰然倒毁,古亭台、古书院、古庙宇、古楼阁……全都在眼前消失。那湖底的280口古井,不知现在还会不会冒着清泉?那3万座古墓中的先灵,也只好让他们沐浴在碧波之中了。

那是“大跃进”的岁月。移民三年搬迁任务,赶在一年完成;一年搬迁任务,赶在30天搬完。在37平方公里的水底下,一座古城,连同11个乡村和57个自然村、数万亩良田,就这样在地图中抹去了。

这几位长者,言到深处,无不感叹唏嘘。钩沉历史的心情,总是沉重的。正如他们所言,我们来这里垂钓,钓起的是一片又一片美丽的乡愁。

一座古城,换来了一个风光秀丽的翠屏湖,此中得失无须评说。如今的古田因翠屏湖而更加美丽。翠屏湖是母亲湖。60多年来,她召唤着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里,倾诉一段乡情,诉说古田移民的奉献精神和苦干精神。翠屏湖是迷人的,它是一颗镶嵌在八闽大地上的明珠,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幻和绿水青山的灵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