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歆宸(晋江内坑中心小学五年1班)
当古老面塑邂逅蓬勃青春,他用坚守与创新,奏响一曲文化传承的激昂旋律,让传统在时代中熠熠生辉。——题记
聪明机智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当这些各式各样的面人,栩栩如生地映入我们眼帘时,不禁令人赞叹。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然都出自一位“95后”“面人郎”之手!
这位“95后”,叫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遗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他认为,传承传统面塑是继承中的精神与文化的体现。在郎佳子彧的身上,我看到了青春的力量和传承的责任。他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自己与传统文化的那些美好邂逅。
记得那是一个热闹的夜晚,爷爷拉着我的手,带我去村里的戏台看高甲戏。起初,我对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并不感兴趣,觉得咿咿呀呀的唱腔和夸张的动作有些奇怪。可当锣鼓声骤然响起,演员们粉墨登场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高甲戏的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色彩斑斓,在灯光下闪耀着奇异的光彩。尤其是那“丑角”,脸上勾勒着独特的妆容,眉眼间透着诙谐与灵动。他们一出场,台下便响起阵阵笑声。演员们的表演生动地展现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又引人深思。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从那以后,我便深深爱上了高甲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郎佳子彧,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手中得以延续。让我们以郎佳子彧为榜样,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指导老师 曾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