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安海中心小学小记者 感受闽南“滴水兽”文化

本报小记者 肖铭焱 尤雨锘 陈若伊 黄同阳

日前,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小记者站举办了滴水兽手作活动,引领小记者们制作灵动的“厝角精灵”——滴水兽手工艺品,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是闽南古厝独有的排水构件,造型多为麒麟、金鱼、大象等祥瑞之兽,既具备实用功能,又蕴含着‘年年有余’‘吉祥安康’等美好寓意。其中,采用剪瓷工艺制作的滴水兽因神态栩栩如生,格外受人青睐。”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借助PPT展示与实物讲解,为小记者们揭开了“滴水兽”的神秘面纱。

最让小记者们期待的手作环节,以软陶为载体拉开了序幕。有的小记者对照传统“经典款”,专注地塑造金鱼滴水兽的鳞片、尾鳍,力求还原传统造型的灵动;有的则大胆创新,给滴水兽加上亮黄色的犄角、彩虹色的纹路。软陶在小记者们的手中经过揉、捏、刻等工序,渐渐变成一个个“古厝精灵”。

“这一次活动,我不仅收获了一枚专属的金鱼滴水兽,还懂得了许多关于闽南传统建筑的知识。”四年3班小记者黄铠威举着刚完成的作品,兴奋地和同伴分享。在揉泥、塑形、刻画纹理的过程中,小记者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对“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创意结合”有了切身体会。

小记者感言

这次活动,我带回的不只是一件手工作品。我更深刻地领悟到,真正的美往往与实用、责任相伴相生。作为一名小记者,我也应该像一只“滴水兽”,用手中的笔,去观察,去记录。黄铭浩(四年2班)

每个人都制作了一只美丽的滴水兽,有蓝色的,有黄色的,还有多彩颜色的,好看极了!我希望能多参加小记者活动,多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施梓星(四年1班)

活动结束时,老师看到我的作品后连连称赞。这次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手工创作的乐趣不仅在于最终成果,更在于与同学们分享技巧、传递温暖的过程。

周语汐(四年8班)

跟随着老师的节奏,我将手中的陶土细细揉捏、按压。不一会儿,一只小金鱼便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为它描边上色。看着自己的作品,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黄思睿(五年1班)

指导记者 刘泽宇 指导老师 蔡雪云 许振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