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珊妹 陈巧玲
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主题交流活动上,赛智伯乐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陈斌以“国际视野 本土智慧”为题,作投资理念及案例分享。
“博士后对专业、技术、知识已经了解得非常透彻,但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往往知之甚少。”陈斌表示,对于这类创业者的投资项目,他往往会比较小心。
陈斌建议博士后在创业之前,要对自己有深刻认知,并反思自己“为何要创业”,“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失败;如果是为了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长期主义、能够长线坚持的,成功率会比较高。”
此外,他建议博士后对创业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要做深刻研究,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和团队,及早建立清晰的利益机制。“博士后创业,要对创业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做深刻研究。博士后要对未来有深刻的认识,要懂商业竞争,而不止于技术。反思越深刻,成功率越高。”
要让创业更加成功,就要更多地理解那些创业失败的案例。陈斌分享了三种知识性人才的创业失败案例。其一,高智商博士后常存在情商不足的情况。创业者走向社会,交际能力不强,很难开展工作。为此,陈斌经常在投资后,分享“如何快速提升自己情商”的视频。其二,要学会“求人”。博士后在学习过程遇到问题时,大多选择自己挑灯夜战,有“死活要拿下”的精神。其实,博士后身边往往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如何放下姿态去请教他人,是作为创业者的博士后们要攻克的课题;其三,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要懂得包容。在早期拿出一部分股份,将优秀的思路和宝贵建议化为己用,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