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柯国笠 陈巧玲
昨日,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主题交流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谭建荣带来《智能机器人与拟人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主旨演讲。
谭建荣表示,智能机器人相比普通机器人,拥有更多的“自主性”。日本发那科fanuc研发的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在没有工作人员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学习工件摆放,“这是智能机器人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
他表示,当下,智能机器人技术高速发展,国内外在医疗、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智能机器人企业。而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国内智能机器人也加速发展。根据智能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传感型、交互型、自主型三种智能机器人,其中,自主型机器人最为智能。
谭建荣举例道,自主型机器人可以实现主动交互,不需要使用者提问。“比如,如果你带它(自主型机器人)来参加今年的博创赛,来到晋江、泉州,他会像陪你旅游的朋友一样,主动向你分享晋江文化、泉州烟火,一起攻略它所知道的信息。”
谭建荣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下,包括产业工业的场景中,智能机器人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无论是AI大数据模型,还是智能机器人,都需要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和拥抱。
最后,他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面向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十大关键技术和相关重点应用方向,以及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产业化落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