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市民速查名下银行卡

多家银行清理长期不动账户

近日,多家银行掀起“账户清理潮”,针对长期未使用的“睡眠账户”展开专项整治。记者从晋江多家银行获悉,账户清理为防范电信诈骗、洗钱等金融风险的要求,同时提升银行运营效率。晋江市民需尽快自查名下银行卡,避免账户被限制使用或产生额外费用。

警惕“沉睡卡”

近期,数十家金融机构陆续发布公告,宣布对个人及单位长期不动户进行清理。记者发现,晋江本地银行虽未直接发布公告,但多家银行表示将跟进总行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账户采取限制交易、强制注销等措施。

例如,兴业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调整前,该行长期不动户认定标准为账户余额100元(含)以下,无该行个人贷款还款、代销基金产品、理财产品、三方存管等签约关系且账户连续180天(含)以上未发生任何非结息交易的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金融社保卡、公积金卡除外)。调整后,该行长期不动户认定标准为账户余额10元(含)以下,无该行个人贷款还款、代销基金产品、理财产品、三方存管等签约关系且账户连续365天(含)以上未发生任何非结息交易的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金融社保卡、公积金卡除外)。从10月15日起,兴业银行按照调整后的认定标准每日滚动管控符合条件的账户。

何为“长期不动户”?各银行标准略有差异,但普遍聚焦两类特征:一是低余额;二是长期无主动交易,包括结息等非客户主动发起的业务外的任何收支活动。此外,部分银行还对“一人多户”、身份信息过期、手机银行长期未登录等情形开展专项清理。

为何要清理?

“长期不动户就像‘僵尸账户’,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某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常通过收购或盗用闲置银行卡转移赃款。以某涉案账户为例,其主人早已遗忘该卡,但卡内却频繁发生小额测试交易后接收大额资金,最终成为洗钱工具。

一张看似“沉睡”的银行卡,实则持续消耗银行系统资源。业内人士估算,全国睡眠账户数量超亿张,清理后可释放诸多金融资源,用于支持数字金融创新。

同时,很多客户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张卡,甚至忘记密码。闲置账户可能因年费、短信费等产生欠费,影响个人征信;若信息泄露,更可能被冒名开户或盗刷。银行清理行动实质是帮助客户“断舍离”,优化账户管理。

三步自查保安全

第一步:查询名下账户。市民可通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功能,或携带身份证至银行网点查询名下所有银行卡。特别需关注早期办理的存折、磁条卡等老旧账户。

第二步:分类处理账户。保留常用账户:建议每人保留1~2张常用借记卡,绑定工资、水电费等必要业务;激活休眠账户:若需继续使用,可通过存取款、消费或登录手机银行等方式“唤醒”账户;注销闲置账户:对长期不用且无特殊意义的账户,可至网点办理销户,避免信息泄露风险。

第三步:警惕诈骗陷阱。多家银行强调,清理过程中不会通过短信、电话要求提供密码、验证码或点击链接。业内人士提醒,若收到类似“账户异常需验证”“点击链接销户”等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陌生来电。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