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施珊妹) 近日,柒牌第十四届质量月之六西格玛黄带微项目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从集中充电的脱产培训,到检验成果的纸笔考试;从扎根实践的微项目攻坚,到终极亮相的现场答辩,这场“学习—实践—认证—展示”的全周期历练,历时两个月,让柒牌团队提升了专业能力,并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长答卷。
活动由一场“沉浸式”线下课程学习拉开序幕。厦门专场与英林专场同时展开,全体参与成员以“全脱产”状态投入培训,聚焦“降本增效、提质赋能”核心主题,开启为期两天的专业充电。课程围绕精益六西格玛方向展开,结合公司实际业务痛点,拆解案例、剖析方法,既有“理论框架”的搭建,也有“实操工具”的教学。讲师团队通过分组讨论、场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引导学员提前为后续微项目、答辩积累思路;全脱产的模式让大家得以沉下心深度学习,课堂笔记、小组分享、疑问答疑的环节,不仅夯实了专业基础,更让跨部门成员提前建立协作默契,为后续团队作战埋下伏笔。
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实践的起点。培训结束后,一场“成果检验”随即开启,全体成员参加专项考试,从理论知识到方案设计,全方位考核培训效果,也为后续微项目推进划定“能力基准线”。
考试结束后,各团队迅速投入“微项目实战”:在培训后的5周内,大家需结合培训所学与部门业务,完成从“方案设计—数据测算—初步落地”的全流程实践。各团队每周同步项目进展,接受导师指导,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实际业务问题,更将培训中的“理论方法”转化为“可落地的动作”,让知识真正“活”起来。
微项目收官后,项目进入“认证环节”——依据“出勤100%+考试成绩≥80分+微项目完成情况≥80分”的综合标准,对各团队进行资格认证。最终认证合格的团队,通过导师推荐或自荐形式,站上“现场答辩”的舞台,展示完整项目成果。而这场备受期待的现场答辩,正是整个项目成长计划的“终极检阅”。答辩环节中,9个项目团队依次登场,以清晰的逻辑、详实的数据,全方位呈现项目目标、实施路径与阶段成果,直面评委提问,展现了扎实的业务能力与创新思路。
最终,叶海潮、汪浩浩、查裕焰、王松军、刘海胜所在的团队凭借提升马夹后腰带合格率至99%以上,同时实现单件工价节约0.3元以上,获得一等奖。
柒牌品质管理部高级总监周利表示,未来,柒牌将持续完善“培训—实践—认证”体系,让更多人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