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晓艳) 日前,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依托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5中国民航强省、强市、强区和强场”研究成果。其中,泉州、晋江分别位列中型民航城市、中型民航城区榜首。
据了解,该研究认为,“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民航行业方面体现为民航运输流量大,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体现为民航所在区域经济增量大。如何把“民航流量”转换为“经济增量”,是建设强省、强市、强区和强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民航局相关文件,该研究将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机场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机场三类,对比指标包括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而大型、中型和小型机场所在城区定义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民航城区,所在城市定义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民航城市,以2024年GDP数据作为对比指标。此外,各省内民航机场所在城市GDP之和作为民航强省对比指标。
在民航强市排名中,泉州GDP以13094.87亿元位居中型民航城市榜首,其GDP超过部分大型民航城市。在民航强区中,晋江GDP以3500亿元获得中型民航城区第一名。此外,泉州晋江国际机场2024年完成旅客吞吐量884.2万人次,同比增长31.5%;货邮吞吐量7.7万吨,同比增长20.1%;航班起降6.4万架次,同比增长19.9%,在民航强场排名中位列中型民航机场第二名。
记者了解到,目前,共有30家国内航司与7家国外航司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运营,航线覆盖78个国内外航点。其中,国内涵盖哈尔滨、海口、上海、昆明等主要城市,国际及地区可通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等地,为旅客出行提供多元选择。
此次上榜是泉州民航发展的新起点。接下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将继续优化航线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致力于为旅客打造更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