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塘80岁苏白凌:老师“变”学生 活到老学到老

苏白凌是晋江老年大学里出了名的“资深”学员。自2003年踏入老年大学校门后,她的求学之路一走就是22年。这22载春秋里,课堂成了她晚年生活最温暖的“充电站”。音乐、舞蹈、太极拳、太极剑、剪纸、素描……从灵动的艺术创作到强身的运动技能,她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探索未知,用不停歇的学习脚步,把退休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苏白凌今年80岁,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从罗山中学退休后,她走入另一个校园,开启了求学之路,从一名老师变成了一名学生。

刚走进老年大学时,苏白凌便被丰富的课程吸引。最初接触音乐课时,她从零开始学习识谱、练声,哪怕是简单的音阶练习,也会反复琢磨发音技巧;后来报名舞蹈班,为了跟上节奏、做好动作,她在家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有时记不住舞步,就把动作要点写在小本子上,有空就拿出来翻看;太极拳和太极剑讲究身法与呼吸的配合,她耐下性子跟着老师打基础,一招一式细细揣摩,不仅练出了舒展的体态,更收获了平和的心态。“现在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自己练上半个小时,身体很舒服。”苏白凌说,学习不仅让她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

随着学习的深入,苏白凌的兴趣愈发广泛。当看到剪纸课上老师用剪刀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时,她又动了心,报名加入剪纸班。从握剪的姿势学起,到练习简单的窗花、福字,再到尝试复杂的花鸟纹样,指尖被剪刀磨得发酸,她也不放弃。看着一张张红纸在自己手中变成精美的作品,她总说“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第一张作品就被老师发到了校刊上,当时很激动。”苏白凌说,老师的鼓励让她更有信心学好剪纸了。自从2019年开始学习剪纸以来,苏白凌创作了无数作品,许多作品参加泉州、晋江各级比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作品还被晋江市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她还受聘成为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嘉天下分园的艺术指导老师,专门为小朋友们讲剪纸课程。“每次去幼儿园也给小朋友上课,就会想起多年前在学校当老师的样子。”苏白凌说,教小朋友们剪纸让她重拾记忆的同时又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小朋友们很喜欢我去上课,奶奶长奶奶短地叫,让人听了高兴极了。每次上课小朋友们也都很认真,很多小朋友喜欢上了剪纸。”

学习剪纸六年来,苏白凌不断地提升自己。“剪纸前要先画图样,这就要求有美术功底。”苏白凌的美术基础弱,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学画。后来,在同学的建议下,她又报名了素描班,从基础学起。从学习线条勾勒、明暗过渡开始,对着静物写生时,常常专注到忘记时间,哪怕画得不够完美,也会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一点点改进。“一开始画得一团糟,线条怎么画都画不好,都想放弃了。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才坚持了下来。你看,这是刚开始学的时候画的,这是现在画的,线条对比很明显。坚持还是有收获的。”苏白凌一边整理着画作,一边说道。

22年来,晋江老年大学的课堂里,总能看到苏白凌准时上课的身影。春去秋来,课程表换了一茬又一茬,她学习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忱。有人问她:“都学了这么多年,怎么还像刚入学时一样有劲头?”苏白凌总是笑着回答:“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交流,每天说说笑笑的,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当然越学越有滋味。”

晋江老年大学新学期开学在即,苏白凌忙着在开学前创作一幅名为“梧林”的剪纸作品,准备参加“梦笔生花 共享非遗”全国性剪纸大赛,“暑假画了几幅画,剪了几张剪纸作品,还是挺有成就的。”

苏白凌用22年的坚持证明,学习从没有年龄界限——只要心怀热爱,愿意探索,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能在求知的路上收获快乐与成长,而“活到老学到老”,也正是她送给自己晚年生活最珍贵的礼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