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实习生 陈唯妮) 8月10日,本报组织40组小记者亲子,走进万达影城,观看暑期档电影《东极岛》,见证一场海上搏命大营救。
该影片改编自二战时期真实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讲述了舟山东极岛渔民与其养子救下日军押送的英军战俘纽曼,纽曼的到来让东极岛陷入危机,最终东极岛渔民化身反抗战士,一起展开海上大营救的故事。
影片情节的跌宕起伏深深牵动着每一组小记者亲子的心弦。影片尾声,获救战俘与东极岛渔民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更让所有人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小记者感言
看完这部电影,我热泪盈眶。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向英雄致敬!
胡鑫浩(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
大海大浪里,主人公为救人不怕危险,还带动岛上的人一起帮忙救英国战俘。看到这儿,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他是最勇敢的英雄!
吴思羽(晋江灵源灵水中心小学)
当朴实的岛上渔民冲破防线出海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铭记历史,致敬所有平凡又伟大的英雄!
曾茜语(晋江市科创实验小学)
渔民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认“见难要救”。他们驾小船闯枪林,把英军藏进山洞,分出自家口粮。哪怕被日军威胁,也咬紧牙关护着陌生人。这份不分国界的善良,比海浪更有力量,值得永远记在心里。
蔡骏鹏(晋江梅岭平山中心小学)
东极岛渔民不顾危险救英军战俘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善良和勇气。
陈佳乐(晋江安海桥头中心小学)
看完《东极岛》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王钰琳(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
面对暴行,手无寸铁的舟山居民不惧日军枪炮,凭着一腔血性出海营救,最终救下了300多名英军战俘。
邵皓轩(晋江市科创实验小学)
东极岛人民秉持着“海上见难必救”的精神,展现了人性善良与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光辉。
陈茗依(晋江内坑怀斧小学)
这部电影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阿花带领大家开船救英国人。尽管肤色不同、来自不同国家,但都是一条生命,值得去拯救与保护。
杨嘉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梅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