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这句《黄帝内经》名言,彰显了艾灸在中医治疗中的独特地位。近日,记者走进晋江市中医院,探寻备受关注的艾箱灸疗法。
艾箱灸,又称盒灸,是把艾条点燃置于灸箱,固定在人体穴位或患处进行温灸的技术。福建晋江市中医院医务人员介绍,艾箱灸借助灸箱,融合灸火热力与艾草功效,能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活血行气,还有升阳举陷、消淤散结、预防保健等作用。
与传统手持艾灸相比,艾箱灸优势显著。医务人员称,它温度稳定、作用范围广,尤其适合背部、腹部等大面积部位调理。陈女士因长期久坐,患有慢性颈肩腰背痛,尝试多种方法效果不佳,在医生建议下接受艾箱灸治疗,几次后疼痛明显减轻。
艾箱灸适应证广泛,对寒湿型疾病,如关节冷痛、腰腿酸沉;虚寒体质调理;女性宫寒导致的月经不调;慢性疼痛管理以及亚健康状态改善等都有不错效果。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实热证、阴虚火旺者,某些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对艾叶过敏者,急性病发作期患者,出血性疾病者及孕妇、婴幼儿等人群需慎用或禁用,建议经专业医务人员辨证论治后使用,不宜盲目独自操作。
立秋养生正当时
艾箱灸显独特优势
上周四立秋,这一天标志着秋季开始,但暑热未消、秋燥渐起,人体易出现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等问题。中医认为,秋季主收,养生应注重滋阴润燥、调和阴阳,此时艾箱灸展现出独特养生优势。
从科学原理看,艾草燃烧产生的近红外线穿透力强,能深入人体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热量可扩张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为细胞输送更多养分与氧气,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初秋人体阳气开始收敛,艾箱灸的温热刺激能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助人体适应季节变化。
在晋江市中医院,记者见到正在接受艾箱灸治疗的张大爷。张大爷年过六旬,患多年老寒腿,立秋天气转凉,膝盖疼痛难忍,走路困难。今年立秋前,他在医生建议下尝试艾箱灸治疗。“第一次做就感觉膝盖暖烘烘的,很舒服,几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张大爷笑着说。医生表示,张大爷的老寒腿属寒湿痹阻经络,立秋后寒湿之气加重致病情反复,艾箱灸的温热作用可驱散寒湿、疏通经络,从而缓解疼痛。
除了老寒腿,立秋后脾胃虚寒患者也增多。30岁的李女士平时工作忙、饮食不规律,立秋后总感觉胃脘冷痛、食欲不振。接受一段时间艾箱灸治疗后,症状得到很大改善。“现在胃不那么怕冷了,吃饭也香了,整个人精神多了。”李女士开心地说。艾箱灸以其独特优势,为人们的健康养生提供了新选择,无论是日常调理还是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健康问题,都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