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安心读书

读书一得

黄 良

最近认真读了《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作者是曾任北大副校长的著名学者季羡林。他在书中写道:“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凑数的,为了一口吃的,天天奔波操劳,绞尽脑汁各种算计,无非就是换一个大点的饭碗,其实和飞禽走兽没啥区别,如果说贡献的话,也就是传宗接代,让世界多一些凑数的。”

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在读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许许多多感悟,很多人觉得自己活成了“透明人”,每天起早贪黑上班下班加班,日复一日摆地摊、送外卖……这些日子看起来平平淡淡枯燥乏味,一眼就看到了人生尽头。可要是没快递员送包裹,没老师教孩子,没医生给人看病,咱们的日子也无法正常过下去。就像高楼大厦,光有光鲜亮丽形象,没有牢固地基、砖头一块块垒砌严密无缝、门窗安装扎实得体,难以入住。

总有人觉得非得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才算活得精彩,大家都知道中外艺术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敦煌壁画千古流芳,留下名字的画师无几个,可他们的作品成了全世界都为之赞叹敬仰的艺术瑰宝。

承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不是认怂,把工作干踏实,把家里照顾好,看见老人过马路搭把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依据《心安即是归处》对生活的理解——人生就像一场戏,生旦净末丑,角色各不相同,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不可能人人都当主角,把自己该演的角色演好,照样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大文豪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因“乌台诗案”蒙冤受屈,被不断流放到东南西北甚至不毛之地去当贬官,一生吃尽苦头。但他心态豁达,泰然自若。诗人在《定风波》里放歌吟哦:“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既要、又要、还要、更要,这八个字,核心是四个“要”。有些人因为想法太多而偏偏办法又不多,由此产生焦头烂额的忧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莫言说的“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既有看淡的因素,也有积极的一面。

手机充斥满屏“社恐”“内卷”这些词语。上班时担心业绩,下班后怕家庭不睦,孩子教育、父母健康,样样都在惦记。一天24小时,不是在担心,就是在等待担心的路上。这一辈子的焦虑,究竟换来了什么?一个铁一样的规律:你焦虑一辈子,其实没任何实际意义,空悲切,焦虑徒增烦恼和不安,并不能帮我们从中化解什么具体问题。其实,困在情绪囚笼里的我们,不过是杞人忧天。

有些人觉得现在人情冷漠,成年人更容易孤独,害怕被孤立。于是主动被动地迎合他人喜好,委屈自己,活得小心翼翼。其实,人生自有磁场。该遇见的人,总会相逢。你经历的不合时宜,也许会成为你未来的靓丽光影。

与其焦虑别人的评价,不如踏实做好自己,自然有人懂你认可你。

——人生不必事事追求完美,更不需要用无休止的焦虑,耗掉自己有限的精力。

学会接受生活的杂质,明了冷水可以加热,热水也会变冷。珍惜拥有的小确幸,相信一路走来,都会遇见对的人、对的事。

无需卑微,也无须恐惧,用有温度的心境,过自在的人生。

焦虑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把这些话悄悄念一遍。世界没有变得更快,只是你走得太匆忙了,千万别把灵魂七窍弄出六窍。

愿我们都能卸下心头重负,带着微笑去迎接早晨的每一缕阳光。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未来也值得期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