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涛:不断自我超越 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柯国笠 实习生 陈小琰

7月12日,在北大论道·泉城汇智——海闻教授与民营企业家发展座谈会上,安踏集团副总裁张涛以“超越自我,永不止步”为主题进行分享,从安踏集团的战略发展阶段、品牌布局、创新研发、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全面介绍了安踏集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当下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布局,并就安踏集团在多品牌运营方面的相关经验进行交流。

品牌打造是安踏的关键步。早在2000年,安踏便通过赞助奥运冠军孔令辉,开创了“央视+体育明星代言”的营销模式,快速累积了安踏的品牌认知度。作为安踏集团早期品牌运营和战略营销方面的重要参与者,张涛经历了安踏集团的高速发展阶段。

张涛说,“当年的‘我选择我喜欢’,至今都是非常经典的广告语。”在此之后,安踏开始连续赞助CBA男子篮球、排球联赛等多个体育联赛,并签约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安踏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联赛的“发动机”。

作为国内体育用品龙头企业,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安踏集团十分重视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安踏通过上市,从家族企业转型为公众公司。另一方面,安踏以收购斐乐在大中华区的商标所有权为起点,正式开启了多品牌之路。张涛谈道:“在2011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经历了一轮巨大的行业调整,因此在2012年,安踏率先从品牌批发逐渐转向品牌零售,这成为目前安踏推动的DTC(直面消费者)转型的基础。”

这样的转型调整不仅让安踏摆脱了当时国内体育用品行业首次库存危机,同时为未来DTC转型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为安踏的后续发展赢下了一个身位。在2015年,安踏成为首家营收破百亿的中国体育品牌。

安踏品牌的率先突起,也为安踏集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企业而言,这是战略的胜利。在多个场合上,安踏集团的多个高管都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在发展的关键节点,安踏集团内部达成共识:中国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中国头部企业一定要考虑成为全球性企业。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战略指导下,安踏陆续收购日本运动品牌迪桑特、韩国运动品牌可隆体育、国际运动品牌亚玛芬体育集团等,从中国本土公司转型为一家国际化企业。

而在品牌成立30周年的2021年,安踏将战略和持续发展目标调整为“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张涛表示,“到今天,安踏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多品牌,满足多场景和多元化运动需求的公司。未来将与亚玛芬体育双轮驱动、持续努力,实现2030年‘双千亿’的目标。”

全球化成为新的战略目标。为此,安踏除了在晋江设立总部,在厦门设立运营中心以外,同时在上海正在建立新的亚太运营中心,并在中国各地有一体化科技产业园、国际一体化运营中心及多个鞋服生产基地。此外,安踏坚定全球化步伐,在亚洲、欧洲、美洲均有品牌布局。张涛透露,“目前,安踏集团和亚玛芬集团整体的全球化业务占到了总营收的27%。未来五年,单安踏集团的海外业务占比有望达到15%。”

张涛认为,“在全球大环境下,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关键。”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安踏的研发投入超200 亿,国际研发设计专家近1200人,累计申请国家专利超5000个。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