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大超市和市场上的粽子纷纷上市,家家户户也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动手包粽子,为节日增添浓厚的氛围。然而,粽子虽美味,但如何健康享用却是一门学问。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咱厝二级公共营养师Lindy,为大家分享端午吃粽子的健康搭配和注意事项。
节前粽子上市
随着端午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各地的粽子市场逐渐热闹起来。在咱厝一大型超市内,各式各样的粽子已经抢鲜上市,礼盒装和散装粽子琳琅满目,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在磁灶街的菜市场内,距离端午节还有10多天,市场上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气,不少顾客提前尝鲜。
除了购买现成的粽子,许多家庭也选择自己动手包粽子。临近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打粽叶、熬糖、泡糯米、包粽子,整个村庄弥漫着淡淡的粽香。村民们不仅延续着传统的包粽手艺,还通过粽子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健康搭配让粽子更美味
粽子虽然美味,但如何健康享用却大有讲究。Lindy指出,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热量较高,且相对缺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因此,在享用粽子时,应注重健康搭配。
建议搭配新鲜蔬菜。粽子是主食类,吃完粽子后应控制其他主食的摄入量。同时,可以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如洋葱、西兰花、胡萝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帮助消化,避免油腻感。
“吃粽子时,应避免搭配碳酸饮料等不利于消化的饮品。”Lindy建议,可以选择搭配热茶、豆浆等温润饮品,如绿茶配甜粽,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普洱茶搭肉粽,去脂效果最好。此外,为了增加粽子的营养价值,大家可以在自制粽子时加入一些全谷物和杂豆类,如燕麦、小米、红豆等,制成杂粮粽。这样不仅能丰富粽子的口感,还能提高营养价值。
适量食用让健康常伴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粽子作为节日的象征性食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健康搭配和适量食用。在享用粽子的同时,Lindy也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粽子热量较高,不宜过量食用。”Lindy建议,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每个约50克)。同时,吃粽子时应细嚼慢咽,避免噎食或消化不良。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空腹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等疾病复发。因此,吃粽子前最好先吃一些其他食物垫垫肚子,避免空腹食用。
“粽子容易变质,未经过真空处理的粽子最好在4天内吃完。冷藏或冷冻保存的粽子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避免食物中毒。”Lindy说,此外,特殊人群需谨慎实用。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肠胃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来说,吃粽子时需要更加谨慎。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少量食用;高血脂患者应避免食用脂肪、胆固醇含量过高的粽子;肠胃病患者则应注意粽子的消化难易度,避免加重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