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军
孤身在外工作、生活时,搬家成了常态,或许是因为房东涨租金,或许是因为工作变动。寻租新居时,交通便利是首选,但是在我心里,还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条件:家附近要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工作辛苦,生活不易,希望与失望的心情交替呈现,也许都是因为些提不起原因的小事。可是若问那些事情是否使得我人生幸与不幸,我会告诉你:幸亏这里有便利店。当其他的店铺关门后,它却总在漫长的黑夜里,给我一盏光亮。
有人说,24小时便利店是城市之光。它用一杯温热的杯面,或者一杯咖啡,慰劳我们疲惫的肠胃,化解孤独的情绪。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加班到很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赶,心里忽然涌现无边的空落。走到家附近的便利店时,门前那盏温暖的黄色灯光,神奇般具有了某种热度,迅速让我抽离悲伤。无论这一刻,我们是一个人生活,还是被另一个人陪伴着。
每一次走进便利店,我都很快乐。便利店开在家附近,经营者多为社区居民,热情而友善。由于做的是街坊生意,店家与常光顾的顾客有说有笑,有较深厚的感情,往往还可以赊账,甚至打个电话就能把东西送上楼。便利店之特色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家居用品大多可买到。从美人写真的塑料镜子,到花花绿绿的红白蓝胶袋;从用的马桶塞,到吃的泡面,应有尽有。店内布置或许有点凌乱,但全部货品一目了然。
便利店令生活变得安心,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小幸福感,因为它能解燃眉之急。面条下锅了,忽然发现家里没有酱,迅速冲下楼去买一袋, 回来面正好出锅;它可以帮我收快递,不管出差几天,都不用担心东西丢了;当我遇到生活难题的时候,在这里遇到的大叔大婶,多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轻易就帮我化解了。在这里,我不用再端着架子,就像在家里一样放松,才能融进他们中间。我喜欢这种感觉。有时候下班早了点,不买什么,我也愿意到便利店先落个脚,这看看,那摸摸,和老板闲聊几句。即使空手走出便利店,也有一种融入世俗生活的快活感。
便利店里还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美食生态圈。它不再是来不及吃饭的上班族解一时饥饿之地,更演变成一种美食特色商店。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关东煮、小烤肠、小笼包。你买了方便面,老板帮你泡上;买了肉夹馍,老板帮你加热;冬天有热奶茶,夏天有冰镇饮料,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吃,融合了四方口味。据说在海外甚至有专门的便利店美食研究小组,还有人致力于尝遍便利店的每一种味道。
便利店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地方,还充满了故事。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或行色匆匆,或悠然自得,都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在电影《志明与春娇》里,春娇费了好大劲,从便利店买来肉酱意粉带到北京给志明吃,就觉得有个人爱着是那么幸福。而我想吃意面得自己买,但我相信属于我的爱情一定正在派送中。我的爱情发生在哪里我无法预测,内心隐隐约约希望与便利店有关,温暖、轻松、接地气,更容易走进婚姻。
选择一家合适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那种,在它旁边住下来,是对自己负责,对生活负责。深夜那么漫长,知道有人在深夜的便利店微笑着等待自己,就觉得如果没有便利店,真是不敢想象孤独的自己能否在异乡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