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竹节争锋

洪煜权(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2班)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我模仿着古装剧里的招式,操控竹节人舞出飒飒风声。两根棉线在我指间翻飞如蝶,竹节人在课桌拼成的“沙场”上腾挪辗转,黄铜纽扣在阳光下折射出关公青龙偃月刀般的寒芒。要说这斗竹节人的功夫,我若称第二,全班绝无人敢认第一。

下课铃声刚撞碎教室的寂静,小凡便抱着他的竹节人冲到我桌前。那竹节人通体漆黑,缠着红绸的“九环刀”沉甸甸地悬在腰间,倒真有几分黑面张飞的架势。我屏息凝视他青筋微凸的手背——突然,黑竹人如离弦之箭破空而来!我手腕急抖松开棉线,翠竹将士应声俯身,避开贴着后颈扫过的刀风。此刻两具竹人身影交叠,我猛扯右线,铜刀自下而上斜劈,但见黑竹人拦腰断作两截,第一局胜负已分。

第二局,小凡学乖了。他的竹人如磐石岿然不动。我耐不住性子,挥刀直取中路,两柄铜刀相撞迸出清越铮鸣。不料他指尖轻挑,黑竹人突然凌空跃起,刀锋裹着疾风当头劈落,我的竹将军瞬间身首异处。

决胜局战至酣处,两具竹人在方寸之间缠斗不休。我佯装强攻却突然松线,翠竹人半倾身躯横扫下盘。眼看就要得手,黑竹人却倏然后撤三寸。我正欲祭出绝招“大威天龙”,上课铃声却如惊雷炸响。悬在半空的铜刀凝成永恒剪影,两具竹人隔着三寸鸿渊对峙,像极了古画里未分胜负的侠客。

斜阳透过窗棂,为僵持的竹人镀上金边。不知谁的铅笔盒“啪嗒”落地,惊醒了屏息的众人。小凡突然“扑哧”笑出声:“下次让你见识真正的降龙十八掌!”我小心收起微微发烫的竹节人,掌心棉线还残留着厮杀的余温。窗外的银杏叶打着旋儿飘落,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两个竹人挣脱棉线,在簌簌金雨中继续着未完的江湖梦。

指导老师 杨美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