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囡仔来斗阵,趣找童谣古早味。日前,自晋江经济报发起的晋江市第七届亲子阅读季暨闽南童谣传唱活动推出后,引发咱厝亲子家庭的广泛关注。其中,闽南童谣征集活动更是实力“圈粉”了一拨“闽南娃”加入其中,一起来看看精彩花絮!
支持乡音传播 咱厝家长创作童谣
花絮 ❶
❶
“两岁的宝宝可以报名吗?”“已投稿,有这种平台真的太好了!”“海外华侨可以参加吗?”……此次阅读季推出的闽南童谣传唱征集视频发布后,引发了诸多的热议和留言。当古早的乡音在巷尾发芽,童年的歌谣在时光里开花,传统文化在童声中生生不息。
在此次投稿中,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蔡旻佑小朋友的作品《过年兜》颇为押韵。记者了解到,该作品系蔡旻佑爸爸蔡维琛的原创作品。“去年被幼儿园推荐去参与泉州市级的一场闽南童谣活动,我结合闽南本土过年的一些习俗,创作了这首首尾颇为押韵的闽南童谣,孩子念起来朗朗上口,童趣十足。”蔡维琛说道,希望孩子能够多参加一些闽南童谣主题活动,让乡音通过更有趣的方式得到传播。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对家乡的习俗有更深的认识。
为带来一首沉浸式的闽南童谣作品,来自罗山街道苏前幼儿园的洪艺琳小朋友投稿的《动车来到阮厝边》,特地跑去泉州南站录制。“虽然之前在幼儿园里也有接触过端午节主题的闽南童谣,但这首童谣是现学现录的,孩子学起来比较顺利、流畅。平时在家里,她和长辈交流主要还是以闽南语为主,一些日常的闽南用语难不倒她。”洪艺琳妈妈分享道。
花絮 ❷
亲子齐出镜 精彩传递咱厝声音
❷
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童谣,经萌娃稚嫩的童音生动演绎。不少参与此次活动的孩子精心准备,比如穿上传统的服饰,或选一处颇具闽南味的红砖古厝为背景录制。还有的投稿作品是亲子家庭齐出镜,在精彩和默契的互动中传递咱厝的声音。
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嘉天下分园郭芷宁妈妈告诉记者,为帮助孩子缓解上台的紧张情绪,他们以亲子共读的形式表演闽南童谣《印象晋江》。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对闽南童谣的浓厚兴趣,在参与过程中,大人也觉得十分有趣。记者了解到,由于平时跟长辈住在一起,郭芷宁小朋友从小就和家人用闽南语交流。在此次闽南童谣活动中,她不仅能够很快地跟读,甚至懂得童谣的意思。
无独有偶。由于从小就给孩子营造学习闽南语的环境,梅岭街道梅岭中心幼儿园的李雨馨小朋友在家中也是和长辈用闽南语交流。“在我看来,会说闽南语是闽南娃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如果在长大后没能会说、会听家乡话是一种遗憾。”李雨馨妈妈告诉记者,在此次闽南语投稿中,她和孩子准备了《补雨伞》这首闽南童谣。他们特地跑到五店市录制视频,以红砖古厝为背景,配合有节奏的拍掌声,整首童谣念起来颇具韵律感,生动有趣。
投稿须知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心动了呢?不如约上孩子加入我们吧!在此次主题互动中,鼓励咱厝家长与孩子一起挖掘闽南文化瑰宝,传唱那些充满乡音乡趣的童谣,让乡音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届时,主办方还将结合作者的表现力、发音清晰度,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数名并送出礼品。
征集时间:截至5月14日
参与方式:请亲子家庭选取积极向上、富有童趣的闽南童谣作为素材,用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孩子个人或亲子共读闽南童谣的过程。之后,再将投稿视频发送至“晋江经济报亲子驿站”微信公众号后台,附上联系方式、幼儿姓名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