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猩红热进入高发期 儿童防护须加强

近期,多地医院儿科门急诊接诊的猩红热患儿数量有所增加。作为一种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症状多样,尤其在春夏季和冬季高发,给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为此,我们特邀相关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并提供实用的预防建议。

症状多样 及时就医是关键

高烧不退、喉咙发炎、全身皮疹……这些症状让不少家长心急如焚。据介绍,猩红热初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发热是首发症状,多以中低热为主,但也有患儿体温高达39℃~40℃,并伴有寒战。而皮疹则是猩红热的重要症状之一,一般发病第2天出现,从耳后、颈部、上胸部迅速蔓延到全身,皮疹压之褪色,一周左右会消退,同时伴随脱皮现象。此外,患儿舌头还会出现草莓样或杨梅样变化,咽峡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咽扁桃体发炎、化脓。

值得关注的是,猩红热的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家长应提高警惕,切勿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或退烧药,以免掩盖真实病情,耽误医生诊断。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并发症不容忽视

猩红热不仅症状多样,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儿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林利平提醒,导致猩红热的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侵袭性感染,它能侵袭到血液、组织,引起心肌炎、鼻窦炎、中耳炎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儿一旦出现可疑猩红热症状,应尽早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多休息并补充水分,同时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

林利平表示,猩红热传染性较强,患儿需隔离6天左右。成人也可能感染此病,但不会表现为典型的猩红热症状,可能是嗓子带菌的状态,也需用抗菌药物治疗。为了有效预防猩红热病毒扩散或感染,家长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管理传染源,如果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病好后方可回校;被患者污染的用具要煮沸消毒,家具书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猩红热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地方,如需前往,尽量佩戴口罩。三是提高孩子免疫力,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免疫力。

科学防护保健康

猩红热虽然传染性强,但并不可怕。林利平表示,只要家长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孩子感染猩红热的风险。

同时,林利平提醒广大市民:猩红热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提高警惕,做好孩子的个人防护工作,孩子一旦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切勿自行处理,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学校和幼儿园等单位也应加强管理和防控措施;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猩红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