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亲子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和景明 对话童心

线上主题活动 邀你来投稿

人间四月芳菲尽,又是一年清明时。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本报亲子驿站发起“春和景明·对话童心”线上主题互动,鼓励家长在带着孩子尽享春日美好时光的同时,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精彩的投稿一经采用,投稿者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快来加入我们吧!

互动1▲ 萌娃话清明

清明时节,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关于这一时节,孩子们了解多少呢?就此,家长不妨借助古诗、绘本等媒介,和孩子共同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意义及习俗,比如踏青春游、放风筝、扫墓、插柳等民俗活动。

在“萌娃话清明”互动中,将邀请孩子吟诵古诗。在读诗的过程中,孩子既能够缅怀先人、英雄,还能在优美的韵律中感受大自然的春意;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读与“清明”“生命”“死亡”相关的绘本,让孩子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感受一段温柔且有力量的生命时光,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长大做个好爷爷》《爸爸的围巾》《獾的礼物》等绘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投稿要求:请家长将孩子朗诵古诗或讲主题绘本故事(可亲子共读)的过程,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之后,将原视频发送至“晋江经济报亲子驿站”公众号平台,附上简单的作品介绍、孩子姓名、幼儿园及联系方式。

互动2▲ 手工里的文化密码

清明节前后,咱厝人都会做润饼菜、爱吃润饼菜。为此,家长不妨借此时机带着孩子一同准备润饼食材,包括润饼皮、润饼菜、麻佬、花生碎、海苔等。之后,再让孩子尝试自己卷润饼菜。自己卷的润饼菜可能没有那么工整,但丝毫不影响口感,甚至吃起来更具风味。

除此之外,还可以带孩子做青团、品春意,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同时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当然,如果家长想借着小长假带孩子到户外溜达,还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制作精美的风筝。古人认为, 放风筝可以带走晦气,同时还可以通过放风筝传递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投稿要求:家长可以将和孩子一起制作美食、做手工的过程拍摄下来,并让孩子与最终的“成品”合影。之后,将照片原图发送至“晋江经济报亲子驿站”公众号,并附上简单的作品介绍、孩子姓名、幼儿园及联系方式。

互动3▲ 我们的节日这样过

趁着假期,家长不妨在扫墓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讲逝去先人生前的故事,和孩子一同缅怀革命烈士、英雄等。当下,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在扫墓的路途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欣赏自然界中景象,并记录寻春、踏青的过程。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段时间,正是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家长还可以陪孩子在家里栽一株绿苗。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敬畏。

投稿要求:请家长将孩子参与寻春、踏青或种植绿植的过程拍照记录下来,并将照片原图发送至“晋江经济报亲子驿站”公众号,附上简单的作品介绍、孩子姓名、幼儿园及联系方式。

投稿须知

1.以上三个互动主题均可参与,也可选择其一参与。

2.被选中的精彩投稿将刊发于“晋江经济报亲子驿站”公众号及晋江经济报《亲子周刊》,我们将送出精美礼品。

3.截稿日期至4月8日中午12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