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荣汉 董严军
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中国银行晋江分行积极响应监管要求,近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通过走进社区、校园和企业,中行晋江分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进校园 ▲ 寓教于乐传知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增强他们的金融安全意识至关重要。为切实增强在校师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金融环境,中国银行晋江分行志愿队近日走进某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保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当天,志愿队成员们走进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课。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货币知识,从货币的起源讲到现代货币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对“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原来钱还有这么多历史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对金融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讲解货币知识,志愿者们还通过真实的反诈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们揭示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等。他们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诈骗陷阱,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并提醒孩子们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为了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课堂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举手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金融知识的理解,还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课后,志愿队成员们还走进教师办公室,与学校老师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针对教师群体的特点,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及反诈知识,涵盖如何防范金融诈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以及金融产品的正确选择与使用等内容。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次交流让他们对金融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走商圈 ▲ 贴心服务暖人心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打击非法代理中介,净化金融环境,中国银行晋江分行特别关注老年客户群体,将金融知识送到他们身边。近日,一支由中行员工组成的宣传小队走进了晋江五店市,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活动现场,宣传小队通过“案例+互动”的形式开展精准宣教。队员们不仅向老年客户发放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折页,还详细揭露了“保本高息”“代理退保”等新型诈骗套路。为了增强宣教效果,队员们还通过“真假理财对比”“诈骗话术拆解”等直观、易懂的方式,帮助市民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我们老年人对这些新奇的诈骗手法确实不太了解,很容易上当受骗。”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感慨地说,“感谢中行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给我们讲解了防范知识,还教我们如何识别诈骗陷阱,真是太贴心了!”
此外,活动还紧密结合“维护权益”的主题,呼吁公众远离“黑灰产中介”,选择正规金融服务渠道。通过现场问答、互动交流等环节,市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入企业 ▲ 精准宣教促发展
除了走进社区和校园,中国银行晋江分行还积极深入企业,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活动。他们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企业员工普及金融知识,增强他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在企业宣讲中,中行员工重点介绍了金融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提醒企业员工要警惕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风险。同时,他们还介绍了中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员工选择正规金融服务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银行晋江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持续强化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他们将以更优质、更贴心的金融服务,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助力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