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序

前言后语

许谋清

张景锻的写作获过两次奖。第一次获奖,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的生命舞台更开阔了;第二次获奖,他仿佛没什么改变,但他的思想显然更加丰富了。

第二次获奖并不是第一次的延续。第一次是通讯报道;第二次获奖是走向文学创作,是新的起点,也是他的创作被认可。我们因为都是养正中学的毕业生,都崇尚文学,我到晋江挂职伊始,我们就有颇多接触,那时我就鼓动他写点文字。他对我的答复是笑笑,笑笑不是敷衍,他很慎重,古稀之年才真正拿起笔来,不鸣则已,一鸣超越我对他的期待。

我不是在为一个人的人生总结做总结,而是说说这部书的文学性。这部书不是老套的人生拾遗,是张景锻真正地踏入文学园地,笔下很多新东西正纷至沓来,让人刮目相看。

让我为之一振的是《我的邻居》和《自画像》。

邻居男主人是贵州人,租晋江的农民房定居下来,和退休后经常回乡下老家住几天的“我”成了邻居。与邻居这次接触,是“我”手指上扎了一根刺,去找邻居帮忙。女主人倒了一盆温水,让“我”先把手泡在里边,一会儿,由于浸泡,手从水里出来,那刺已经露出一个头。女主人拿根针,只是轻轻一拨,就把刺弄出来了。

“我”发现邻居家做饭还烧柴火,女主人却说:“烧柴火做的饭特别香。”

“我”发现邻居生活不宽裕,家里却还养金鱼养鸽子,有些费解。

男主人笑着说:“正因为生活压力大,心情容易烦躁,所以要自我找乐趣放松心情,养金鱼、养鸽子是最好的解压方式。”

我读书有个习惯,寻找有生命感的句子。假如这样的句子不断出现,阅读就可以继续下去,否则就自然中断。

张景锻发现生活、认识生活。那位邻居租住乡村老房子,边上有一块绿色菜地。一个摩托车载客司机,一个矮小的女人,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们都仰头看天上他们放飞的鸽子。

张景锻把我们引向底层人这样的生活意境。“解压”这个词从一个这样的人嘴里说出来,是神来之笔。

自画像很难画,尤其是一个退休干部。

我们看看他怎么画?

老家旧房子翻建,阳台葡萄架安装钢化玻璃,还有一块玻璃没有安装。中午,工人都休息了,出于好奇心,自己搬来一张7级铁梯“蹬蹬”地上了第5级梯……结果铁梯脚与地板砖打滑,发出吱吱响声。幸好,头脑清醒,赶紧从梯子上跳下来……脚趾头还是受伤了,趾甲翻开……

为什么这样写?

很难得,自嘲。

我们的干部对于高大完美的情结是深入骨髓的。自嘲,是一种清醒,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

《我的邻居》《自画像》,解压、自嘲,从日常琐碎切入心灵,这是创作的一个重大感悟。张景锻心有灵犀,无师自通。

我们再关注一下他近期的两篇文章《我的火车情缘》《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我的火车情缘》:“火车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长大了一定要走出去……那时的火车晚点是常有的事,我却安然处之,很少有不耐烦的感觉,这或许就是说不清的火车情缘。”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风景往往不在目的地,而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当我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处处是景,充满惊奇和美好,哪怕是风雨也是景,千万别错过一路走来的美景。”

很多人都在写乡愁、诗和远方,有真情实感才更有震撼力。比较而言,写物质匮乏年代心理的《我的火车情缘》更扎实,当然《最美风景在路上》却更加舒缓从容。

在人物形象方面,我喜欢两个人物,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二伯父”。父亲一个人修村子里那条泥泞路的背影,印象更深刻;但二伯父其实是拉开了一个大架子,里边包含有“泉州劫狱”的历史事件和下南洋的异国风情。这让我想起“三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作者冯德英。他来过我北京的家,我们有过一次长谈。他的创作和他的家族史密切相关,他19岁就写出了《苦菜花》。家族史也是张景锻还没有深入开发的生活源。同样的,晋江陈埭曾经是他的生活舞台。这部书里,张景锻也只是画了一个轮廓。耐克创办人菲尔奈特78岁才学习写作,之后写了一部不寻常的《鞋狗》,生活对于一个决心从事写作的人太重要了。

当然,这部书,很多地方还背着包袱,观念上的更明显,有些篇什比较拘束,无法放开手脚。反过来说,张景锻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我希望《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是张景锻的第一部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