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很多人都走出家门,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然而春季运动有诸多讲究,如何科学运动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专家委员、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宜阳提醒,春季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运动要多样化
“新春后马上投入高强度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 陈宜阳表示,由于假期中人们生活作息和饮食规律改变,身体机能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突然间就进入高强度运动,容易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节后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运动可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瑜伽等,每次运动20至30分钟,每周3至5次,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快步走是不错的运动方式。”陈宜阳说道,所谓快步走就是走的时候感觉到呼吸速度和心跳明显加快。这是最简单最优良的身体活动,对身体有诸多好处。
日常生活中,建议每天快步行走6000步,就相当于瑜伽40分钟,太极拳60分钟,骑自行车、打乒乓球和跳舞40分钟,打网球、篮球和羽毛球30分钟,慢跑和游泳25分钟。如果坚持有规律步行,有助于提升耐力、舒缓压力、改善睡眠。
陈宜阳提醒,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如快走、动态拉伸等,帮助身体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风险。运动后也要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搭配饮食
合理饮食搭配对运动效果也十分关键。陈宜阳建议,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全麦面包、香蕉、鸡蛋、牛奶等,为身体提供能量,促进肌肉恢复。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
此外,大家要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增加绿色蔬菜摄入的比例和种类。可多吃生菜、芥菜、胡萝卜、芹菜等,除了摄入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摄取多种维生素。烹饪青菜时尽量不要切碎,吃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更有助于消化。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恢复和运动效果,每天应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陈宜阳说,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此外,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舒适的运动鞋、运动服装等,避免因装备不合适而导致运动损伤。同时,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头晕、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