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建陶:迎难而上 步步破局

本报记者 王云霏 张晋福

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导致建陶行业内卷现象愈发严重,本就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期,晋江建陶企业并未选择退缩,而是纷纷调整产品结构,不断修炼内功,同时重新审视市场,找准切入点,以期通过创新实现突围。

除了在产品上下功夫,建陶企业还积极拓展市场渠道。一方面巩固老客户,争取增加订单;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市场,争取赢得新客户。同时,企业也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建立海外销售渠道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无论是应对行业的残酷竞争,还是面对消费升级带来的种种变化,晋江建陶产业坚定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数智赋能、产品创新、品牌塑造,不断向“高”、向“绿”、向“智”跃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把握优势 塑强区域品牌

近年来,福建建陶产业在压力之下彰显强大的韧性,作为全国四大建陶生产基地之一的晋江,其建陶产业已告别过去外墙砖为主导的局面,近年来逐步实现品类齐全、配套逐步完善,尤其是地铺石(厚砖)、仿古砖、木纹砖、薄板、中板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甚至出现了全国性品类隐形巨头。

在晋江,磁灶辖区建陶企业众多,是全国建陶企业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来自市场端、成本端的重重压力,建陶企业急需抱团发展打开销路,提升产区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磁灶陶瓷”区域品牌的创建,统一生产制造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对“磁灶陶瓷”区域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形成产区区域品牌效应。

“磁灶陶瓷”的品牌创建可谓层层深入。2018年,“磁灶陶瓷”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认证;2023年,“磁灶陶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用,首批授权10家陶瓷企业使用该商标。今年7月,“磁灶陶瓷”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名单。8月,磁灶镇以镇属国企晋磁集团组建专门团队,承接“磁灶陶瓷”地理商标、区域品牌的运营推广。

据悉,“磁灶陶瓷”采用“政府背书+国企牵头+行业共建”的运作方式,以磁灶镇属国企晋磁集团为运营主体,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等职能部门及磁灶镇提供支持,晋江市建材陶瓷行业协会、磁灶商会等商协会、授权企业共同参与推动“磁灶陶瓷”地理商标推广运营工作。

在政策方面,晋江市出台《晋江市促进“磁灶陶瓷”地理商标推广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推动建陶产业聚合力稳运行增后劲的十条措施》等文件,鼓励建陶企业申请使用“磁灶陶瓷”地理商标,推动企业实施技改、开展产品质量检测、进行品牌运作,组织产能对接活动,支持企业抱团参展,助推建陶产业发展壮大。

为了进一步迈向差异化发展之路,晋江在“磁灶陶瓷”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后,以高于国家建筑陶瓷生产制造技术标准为基准,在高端仿古砖、地铺石瓷砖、陶瓷罗马柱等领域制定相应产品技术标准,聚焦吸水率等关键指标,建立“磁灶陶瓷”生产制造技术标准体系,确保“磁灶陶瓷”产品高质量。

与此同时,晋江统一“磁灶陶瓷”CI形象、商标Logo及包装等,鼓励晋江达标企业申请使用“磁灶陶瓷”地理商标;并且委托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对“磁灶陶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企业进行原料检测、产品检测,严把产品质量关。

为拓宽展销渠道,晋江在全国各地及海外设立“磁灶陶瓷”展销中心、全品展示中心,进行全品类陶瓷产品展示销售;同时,还将组织“磁灶陶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外展会,持续加力推介“磁灶陶瓷”区域品牌。

技术改造 助推产业跃升

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福建分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陶瓷产业学院揭牌,晋江市建材供应链联盟、“福建大家居出海平台”项目签约……2024年以来,晋江建陶产业动作频频。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六届中国(晋江)国际家装建材博览会暨2024福建建博会上,总投资5.02亿元的10个建陶企业代表性技改项目签约,立足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建陶产业不断跃升。

华泰集团正是上述10个技改项目的企业代表之一。近两年,华泰集团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陶瓷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必修课。”华泰集团董事长助理陈岚波告诉记者,该公司将全力推进与中国电信晋江分公司合作的技改项目,在生产方面,针对窑炉、挤出机等关键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可视化管理,再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信息联动;在管理方面,将通过数据流程的精益管理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助推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目前,华泰公司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让传统陶瓷行业焕发新活力。

华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是建陶行业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晋江新建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联合开发了“陶瓷云”5G智能平台,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远程维护、异常告警、故障诊断等创新运行模式,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售后运维管理效率,降低人工运维成本。

“陶瓷云”智能平台自开发上线以来,在建陶行业收到了积极反馈,建华陶瓷已经与其实现深度合作。建华陶瓷总经理吴思旭介绍,公司近年来积极转型升级,目前各生产流程已基本实现数字化,不仅可以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还节约30%的用工。

晋江建陶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变革,既有外因的倒逼,也有企业持续升级的内在需求。外因方面,劳动力资源的紧缺及成本的上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断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企业通过变革适应新形势;内在方面,信息孤岛、管理落后等因素,也驱使企业不得不通盘考虑运用更高效的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

从生产环节的优化、管理平台的打通,到产品质量的把控……对于建陶企业而言,数字化变革虽不可一蹴而就,但可以从小切口突破,由点到面,进而串联起全盘的数字化,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并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和碳排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在需求下滑、竞争加剧、内卷严重的大环境下的竞争力。

积极探索 实现强强合作

2024年10月18日—21日,第41届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佛山陶博会”)举办。其间,晋江组织了美胜、华泰、山美、七彩、豪山等20家各具特色的建陶企业首次抱团参展,并参加佛山建材卫浴RCEP中亚采购对接大会(国际买家之夜),举行晋江建陶产业佛山推介会暨佛山晋江建陶产销对接会,令晋江建陶产业在佛山“绽放”。

展会现场,一块1200mm×1200mm的数码工艺釉产品引起了来自上海的客商夏先生的关注,并一再触摸体验其特殊的质感。他不时向销售人员了解技术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以备展示后进一步对接。而在七彩陶瓷展位上,一款复古感十足的劈岩砖吸引了众多客商拍照问询。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客户对红色劈岩砖兴趣十足,当场提出合作意向。七彩陶瓷销售总经理黄种贤介绍,这款创新产品两年前便应用于鲁迅美术学院留学生公寓大楼,此后也深受市场青睐,主要使用于科技馆、展览馆等,以契合这类场所的文化艺术气息。

晋江建陶品牌在佛山陶博会大放异彩,凸显了晋江建陶产区的实力与特色。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19日,晋江建陶产业佛山推介会暨佛山晋江建陶产销对接会在佛山举行。通过对接,丹豪陶瓷、豪山建材、中荣陶瓷、华泰集团等10家晋江企业与佛山的佳诺陶瓷、盛世龙腾贸易、欧蒂娜、禾思瓷砖等10家企业当场达成产销合作,并签订协议。

“晋江建陶产区拥有一流的陶瓷生产工艺和完善的产业链条。多年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制造和品牌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佛山作为全国建陶行业的创新高地,集聚了大量行业优质投资企业,在技术革新、品牌运营和订单拓展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次推介会在佛山举办可谓适得其所,交相辉映。”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表示。

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宫卫看来,此次晋江与佛山两地的企业携手合作,既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也是推动市场拓展、优化供应链的一次创新探索。他表示,希望两地企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搭建起更加紧密的合作桥梁,通过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品牌优势和市场渠道,形成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商机共享。

“随着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期待晋江建陶企业在创新中寻求市场突破。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在需求下滑、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的竞争力。”宫卫表示,相信晋江与佛山的建陶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更能在未来的市场变革中抢占先机,为行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