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份冬季运动指南请查收

冬季健身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使身体产生热量,从而提高御寒能力,坚持锻炼还能提高身体抵抗力。虽说冬季运动有诸多好处,但也要注意讲究方式和方法。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专家委员、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宜阳提醒,冬季运动要注意动静结合,提前做好热身运动、合理补充水分等。

注意动静结合

冬季天气寒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上午10至12时出来运动,或者下午2至4时运动,此时户外温度相对较高,体感也较为舒适。陈宜阳表示,冬季气温较低,人体肌肉和关节容易僵硬。因此,在运动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激活身体潜能,预防运动损伤。在冬季运动中,科学规划运动量至关重要。小伙伴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初学者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一次性进行过大强度的运动。冬季运动中,可以尝试交替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另外,冬季运动项目有打羽毛球、慢跑、快走、太极拳等。“小伙伴在选择冬季运动项目时,可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室内或室外健身。”陈宜阳表示,如果户外太冷,家长和小朋友可一起在家练习脊柱健康操,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有长期伏案的问题,脊柱健康操可以放松肌肉,培养正确姿态,让脊柱保持健康。还有,居家可利用弹力带、跳绳等小器械进行简单锻炼,这也是一种方便易行的运动。

这些事项别忽视

此外,小伙伴在冬季运动,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陈宜阳提醒,冬季运动时,虽然出汗量相对较少,但仍然需要补充水分。建议在运动前、中、后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平衡,避免因缺水导致身体不适。冬季在寒风下锻炼,即使加大运动量,其产热也主要用于御寒,难以达到健身效果。因此,冬季不建议在强风中锻炼。

陈宜阳提醒,冬季运动后不宜立即吃过热的食物。在冬季,刚运动后四肢、躯体、皮肤、肺,甚至消化道黏膜及周围组织,都处于冷适应状态,倘若立即吃过热的食物,如热粥、热牛奶等,消化道黏膜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微血管破裂、出血。而运动过程中血液大量进入运动器官,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的血液会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自然也减少了,立即进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冬季运动后要注意保暖。运动后,身体温度较高,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应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受寒感冒。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有助于肌肉恢复减少酸痛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