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络学说指出,足部是足三阴经(脾、肝、肾经)与足三阳经(胃、胆、膀胱经)的交会处,是阴阳交会的地方,是全身经络循环的重要枢纽。若经常刺激、按摩足部的涌泉、太冲、太白、太溪等穴位,可收到疏通经络、滋养脏腑之益,从而补养元气、壮腰强筋、延缓衰老、保健养生。
晋江市中医院风湿病科科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张滢坦介绍,中医足浴养生好处多多,除养生外,还可以促进循环、刺激穴位、放松肌肉。足浴通过温热刺激,可扩张足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足部有多个穴位,足浴时水的按摩作用可刺激这些穴位,调节身体机能。热水足浴有助于肌肉放松,减轻因寒冷天气带来的肌肉紧张和疼痛。那么,如何正确足浴?张滢坦建议,使用方法:每日煎煮中药足浴包后倒入盆内。要注意温度适中,每次20—30分钟或微微汗出为宜。中药足浴过程中,可以适度活动及按摩双足足趾和足心。足浴时、足浴后可饮适量温开水。
这些事项要注意
“想要做好足浴养生,相关健康小知识值得大家的关注。”张滢坦为大家介绍了足浴的相关注意事项。他表示,足浴忌水温过高,药液温度适中,可选择40℃左右。足浴时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可大汗淋漓,以防虚脱。忌浸泡时间过长。在热水中久泡,周围血管扩张时间过长,会引起脑部供血不足。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血管舒缩代偿能力下降,有诱发中风的危险。操作过程中,特别在汗出时,应避免受寒吹风,以防外邪内侵而致病。泡脚过程中,在30分钟内慢慢喝温开水300ml左右,以补充体液,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小孩及老人酌减。如果出现过敏,及时停止。足浴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症状,及时停用观察,必要时做相应处理及就诊。
“足浴也有不适用人群,并非人人都可足浴养生。”张滢坦提醒市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情控制不稳定者;足部有炎症、外伤、皮肤烫伤者;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饭前、饭后半小时内均不宜泡脚;对温度感应迟钝者,不宜行足浴养生之道。
冬季温阳泡脚方推荐
冬季温阳扶正方,有散寒化湿、温补阳气的功效,泡脚方组成包含:黄芪30g、王不留行12g、艾叶15g、当归15g、干姜10g、川椒5g、桂枝10g。每日煎煮后倒入盆内即可。要注意温度适中,每次20—30分钟或微微汗出为宜,中药足浴过程中可以适度活动及按摩双足足趾和足心。中药足浴后可饮适量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