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波
寒冬腊月,我踏上了前往泉州西街的旅程,想在这古朴的街巷中寻一抹别样的温暖。西街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它宛如一条蜿蜒的时光长河,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记忆与文化底蕴。
踏入西街,冬日的暖阳像是被这老街的烟火气所吸引,毫不吝啬地倾洒而下,为青石板路铺上一层金色的薄纱。街边的建筑错落有致,燕尾脊高高翘起,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勾勒出岁月的轮廓。那些斑驳的墙壁,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西街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与闽南特色,古厝、洋楼交相辉映,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漫步其间,香气扑鼻而来。循香而去,原来是一家家传统小吃店在散发着诱人的味道。我在一家面线糊摊前停下了脚步,热气腾腾的面线糊盛在洁白的瓷碗中,细如发丝的面线在鲜美的汤里若隐若现,卤蛋、虾仁、醋肉点缀其间,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和香菜,让人食欲大增。这面线糊,不仅是一道美食,更蕴含着泉州人对生活的细腻品味。其历史也颇为悠久,是泉州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轻轻吹散热气,送入口中,那细腻爽滑的口感和浓郁醇厚的味道瞬间在舌尖上绽放,一股暖流从舌尖蔓延至全身,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沿着西街缓缓前行,但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人们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晒着太阳,唠着家常;孩子们在街巷中嬉笑奔跑,手中的糖葫芦闪烁着晶莹的光;年轻的情侣们手牵着手,在特色小店前挑选着纪念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我感受到了西街独有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泉州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
位于西街的开元古寺,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红墙黛瓦,绿树成荫,悠扬的钟声在空中回荡,让人的心灵瞬间沉静下来。这里的寺庙建筑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无不展现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宗教艺术的完美融合。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西街却并未因此而沉寂。街边的红灯笼依次亮起,将整个街巷装点得如梦如幻。夜市的摊位纷纷摆了出来,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我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这夜晚的热闹与活力。偶尔停下脚步,买上一份烤红薯,剥开那焦香的外皮,露出金黄软糯的内里,咬上一口,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仿佛将这一天的美好都融入了这小小的红薯之中。
在西街的这个冬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风景、每一个笑容,都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心中的角落,让我在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与美好。当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眷恋离开西街时,我知道,这片古老的街巷已经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重逢,再次续写这份冬日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