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灸条,大作用;补阳气,正当时。中医认为,冬日艾灸可以温补阳气,扶正固本,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许志良“和中思想”学术继承人陈克智介绍,冬日是养肾好时节,此时进行艾灸理疗,对人体预防疾病有较大的益处。
冬日艾灸好处多
《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艾灸能益气温阳,使正气充盛而邪不能害,故能起到很好的扶正祛邪、保健防病、养生益寿的效果。“冬日是养肾的好时机。”陈克智介绍,《黄帝内经》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意思是肾经之气像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全身四肢。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肾经之气从涌泉穴涌出,养肾气是人体根本。肾精充足能让腰膝壮实、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行走有力,防止寒湿之气入侵。
陈克智特别介绍,寒冬已至,有腰腿痛、手脚冰凉、畏寒、胃胀气、腹泻、失眠等困扰的朋友,冬日正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时节。在冬日进补、采用艾灸调理可以提升自身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和病后的自我调节、自我康复能力。冬天艾灸,特别是在三九天艾灸是对三伏天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可扶阳补虚、平衡阴阳,更好地发挥节气养生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
推荐艾灸穴位
陈克智说,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腹部的神阙、气海、关元,背部的大椎、命门、肾俞等,皆是常用的强身保健要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这个穴位被认为是先天精气进入之处,是任脉的经气之海,也是五脏六腑的根本。神阙穴可以调节全身气血,有回阳救逆、培元固本、益气固脱、醒神的作用,是治疗虚寒脱症及全身强壮要穴。冬日适合艾灸神阙穴,可以祛风除湿,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甚至来年少生病。艾灸时间,在冬至前后4天,再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把艾条点着之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着肚脐周围就可以,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
频率建议每天一次,一次15~20分钟。注意灸的时候要避风寒、戒生冷和油腻,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湿热症、阴虚发热的不宜,孕妇不能灸。
健康小贴士
——艾灸适应症
1.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2.胃肠疾病、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3.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等疼痛性疾病;
4.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等慢性病患者;
5.素体阳虚、四肢冰冷、畏寒怕风、夜尿频繁等体质虚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