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7b版:亲子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育儿路上不迷茫

听听咱厝宝妈的建议

育儿经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育儿路上,没有一本绝对正确的指导手册。但总有一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能够让亲子时光更加温馨、从容。本期,“育儿经”栏目采访了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的家长陈小娥,她将结合自己的带娃经验,跟大家分享实用的育儿干货,快来收下吧!

分享嘉宾:陈小娥(洪子洛的妈妈) 嘉宾职业:外贸业务员

推荐幼儿园: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孩子间互相争宠? 建议:给足孩子安全感

子洛的妈妈坦言,自己的育儿之路离不开“敏”字。这几年,身为两个过敏体质娃娃的宝妈,她一直奔走在“卷身体”的路上。除了“卷”孩子的体质外,让她花费大量心思的,便是帮助女儿度过高敏感期了。

身为二孩或多孩家庭,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们间的相互“争宠”见惯不怪了。“儿子出生后,我们迎来了女儿的高敏感时期。为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我开启了一场以爱为名的亲子关系马拉松。从此以后,我的手机备忘录里,除了记录一些工作事项外,几乎都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方法或语录。比如,宝贝,妈妈很爱你,只是不认可你的这种行为;宝贝,妈妈今天特别开心,因为你自己把衣服洗了,而且洗得比妈妈还干净……”

子洛的妈妈告诉记者,为缓解女儿的敏感情绪,她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当大宝和二宝因为抢东西而争吵或打架时,可能她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二宝,而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家里添了新成员这一事实,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所需承担的责任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二宝还小需要分走妈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时,爸爸就可以多花点时间陪伴大宝,和孩子共同讨论她感兴趣的话题;此外,我和孩子爸爸也会陪大宝约会,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对弟弟的接纳度也会好很多。”子洛的妈妈说道,建议家长要尊重大宝作为“老大”的身份,让孩子学会公平、分享、谦让,而不是靠说教“你是姐姐,你要谦让”等。

在日常生活中,子洛的妈妈还会从细节处给足孩子安全感。首先,不管能否“实时满足”,都及时给予反馈,比如“等妈妈两分钟,妈妈很快就来!”;第二,家长对孩子的需求有商有量,如果是“不同意”就给出充分的理由,并提供其他的“选项”;第三,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孩子哭或生气,并给予孩子有利于平复心情的反馈;第四,父母做到信守承诺,不给孩子开“空头支票”,比如,答应带孩子去游乐园、吃汉堡等约定,一旦说出口便要遵守诺言等。

忍不住“压迫”孩子? 建议:尝试鼓励式教育

“身为一名‘90后’妈妈,我认为自己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并且思考,我很尊重我的孩子。每天睡前我会问孩子第二天的早餐、晚餐想吃什么,还会让孩子自己挑选、搭配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除此之外,每次去超市也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零食和玩具。”子洛的妈妈分享道,自己会在手机记事本里记录各种鼓励式的语录,比如,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她会说:“你是怎么做到每天都在进步的呀,你真的是越来越优秀了。”

在子洛的妈妈看来,鼓励式教育鼓励孩子成为自我启蒙的主角,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自治权,促使孩子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式教育是通过肯定和赞扬孩子的积极行为,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但是,鼓励式教育的缺点也是存在的,比如过度的鼓励有时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纪律性、个性过于张扬等问题。”子洛的妈妈认为,家长单方面采取鼓励式教育或者压迫式教育都是不合理的,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将两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既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又能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自律性。

一忙就没空带娃? 建议:时间挤挤就有了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用心浇灌总会慢慢长大。“平时忙于工作,所以我们通常会在周末带孩子到户外溜达。有时候,我们会一人一部自行车到附近的公园骑行;有时候,我们还会带着孩子到泉州或厦门周边两日游,碰上节假日还会计划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除了周末或节假日,每天晚上入睡前也是我们格外珍惜的亲子时光。 我们也会玩一些亲子游戏,还有聊聊天或互相提问。比如,一人说一件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今天哪个小朋友跟你说话最多,你喜欢他吗?如果妈妈不开心了,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哄妈妈呢?”子洛的妈妈分享道,不要让打骂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更不要让父母的爱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打折”。

如果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如多去陪陪他、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不必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甚至是委屈转移给孩子。在子洛的妈妈看来,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