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咱厝好医》惠民直播受好评

家庭病床服务指南请查收

健康科普直播作为一种新形式,可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科普渠道,解答广大市民朋友关心的热点话题。上周三,本报健康融媒体平台《咱厝好医》惠民健康直播间推出——以“家庭病床让患者‘在家住院’有‘医靠’”为主题的特别策划,获得了不少咱厝市民朋友的关注。

本次直播,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施金堆,医疗服务部副部长、医务科科长郑志峰作为受邀嘉宾出席,以面对面的形式在线为大家介绍家庭病床这一惠民健康服务新形式。直播期间,主持人与嘉宾共同为大家介绍了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去年咱厝首张“家庭病床”落地的相关新闻报道。家庭病床系从大医院回归小家庭的健康服务新模式,有助于形成综合医疗护理体系。最后,嘉宾还针对群众关注的家庭病床服务热点一一进行解答。

患者“在家住院”有“医靠”

高峰时期,医院“一床难求”已不是稀罕事。另一方面,长期住院离家也让不少老年群体难以承受。近年来,该中心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新体系。去年7月,该中心成功推出晋江市首张“家庭病床”,对解决这一难题进行探索。

送医送药“在家住院”、聚焦群众 “急愁难盼”、走街串巷,从居民跑到医护人员跑……伴随着家庭病床的落地,越来越多的群众可以在家“住院”,而且还能刷医保。这项暖心便民举措的顺利实施,经过一年的逐步推广,惠及更多的咱厝群众,不仅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与呵护,更凸显了咱厝医疗的发展和进步,值得点赞。

“说起家庭病床,可能群众知晓率还不高。其实,家庭病床就相当于是我们中心的医务人员走进患者家中,把病床安在患者的家中,并为其提供定期上门进行巡诊、检查和治疗。”施金堆在直播时表示,看病就医是老百姓的心头事。这样的“家庭病床”,十分适合那些需要在家进行休养治疗或康复的病人。对于一些在家里治疗的患者,还可以享受跟住院病人一样的报销比例,医护人员也会定期到群众家中进行查房、护理、用药指导等。同时,专业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线上直播科普获好评

近年来,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家庭医生的服务内涵,持续巩固中医康复理疗的专业优势,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誉。在全晋江公立医院满意度测评中,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以家庭病床为切入点,全面做实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这一举措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幸福生活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不少患者家属看到医院推出关于家庭病床的宣传,主动找到医院详细了解“家庭病床”的办理条件和流程。施金堆表示,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医疗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和沟通,让患者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和便利性。今后,该中心也将继续大力推广和完善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受益。相信在未来,家庭病床将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这种互动形式很好!”“学到了,感谢专家!”……本次直播后,不少市民朋友也通过热线、本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给予本次直播好评,并想进一步咨询家庭病床的相关事宜。施金堆提醒: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可联系所在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进行咨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