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咳嗽不止的“百日困扰”

本期聚焦

气温下降,一些潜藏在寒风中的疾病也悄然进入高发期。在这个季节,诺如病毒、流感、手足口病和百日咳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四大元凶。它们或通过空气传播,或借助食物进入人体,或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悄然蔓延。

为了守护晋江市民的健康,我们特别邀请晋江市疾控中心健教科科长叶福全为大家深入剖析百日咳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及常见的认识误区,并提供实用的防治建议,帮助大家在这个冬季远离疾病的侵扰。

冬季“隐形病魔”须警惕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患者会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可能伴有鸡鸣样吸气声。这种咳嗽症状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因此得名“百日咳”。

百日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婴幼儿,在未免疫的家庭接触者中继发感染率高达90%。此外,百日咳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爆发流行,还可能引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对百日咳存有误区。叶福全表示,很多人认为百日咳只是一种普通的咳嗽,不需要特别治疗。实际上,百日咳的咳嗽症状非常严重,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此外,百日咳还可能引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百日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有些人认为百日咳只会持续百日左右就会自愈,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百日咳的咳嗽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且易反复发作。

科学指导预防之道

对于重症百日咳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以杀灭百日咳杆菌,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但是,抗生素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和误用。

预防百日咳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百日咳疫苗,该疫苗已被广泛证明能有效预防百日咳的发生和传播。除了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措施。百日咳流行高发季节,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尽量远离剧烈咳嗽患者。同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易感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等,要特别注意保暖和防护。出现鸡鸣样咳嗽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