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欧阳霆) 10月1日,本报小记者走进晋江市龙湖镇福林古村落,参观西区97号“社区记忆”国际艺术展,领略艺术之美;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制作属于自己的一本“小书”。
“社区记忆”国际艺术展在福林古村落西区97号展出。据介绍,西区97号始建于1950—1960年,院落坐北朝南,是典型的闽南侨建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23年年底,龙湖镇和厦门大学创新与创意学院签约,盘活该建筑,共同打造“西区97号”国际艺术社区。经过半年的筹备,该社区于9月28日正式揭幕,并以“社区记忆”为主题,展出国内外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观光》《石泐海枯》《晒书》《音厝》等作品。
步入艺术展,熟悉的闽南古厝中有序排列着奇特的艺术作品,十分有趣,小记者不时发出赞叹。其中,作品《晒书》给小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本本色彩鲜艳的“小书”堆叠在一起,远远看去像零食堆。据介绍,这些“小书”用不同布料做成,是厦门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唐琼的作品。
当天,唐琼和西区97号“社区记忆”国际艺术展策展人、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副教授林琳作为导师,教小记者学习制作“小书”。
来到活动场地,只见桌子上摆放着布料、白胶、剪刀等制作材料。这些布料颜色各异、质地不同,经过浆洗之后布料硬了不少。经过导师的指导,小记者选取各自喜欢的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大小;布料叠在一起后,用白胶将其中一侧黏在一起,就这样,一本“小书”完成了。小记者发挥创意,有的选择纯色布料,有的做了拼接,有的做了“立体书”。“看起来简单,做好还真不容易,太解压了!”完成作品后,小记者开心地“晒”出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导师的一致点赞。
小记者感言
有的艺术品看似一面鼓,其实它下面是一口锅。这口锅的作用是什么呢?原来,村里的人用这口大锅做好饭菜,击鼓传声,返乡的人们就知道是在欢迎他们回来。我们还参观了春晖楼,手工制作了一本小布书。展览结束后,我还意犹未尽。这可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啊!
夏晴初(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
我和妈妈一起打卡了“社区记忆”国际艺术展,这是我第二次来福林村参加活动了,感觉很熟悉,又增加很多新奇。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做“小书”。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废弃的布料通过浆洗变得比较硬,再经过我们的小手裁剪、创作,做成自己想要的“小书”,还能当挂坠。这次的观展和手工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创造的喜悦,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刘芮辰(晋江梅岭心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