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积分作为消费者使用银行卡进行消费时累积的奖励,通常可用于兑换礼品、服务折扣或抵扣现金等多种优惠。一般而言,银行会设定积分的有效期限,并在积分即将到期前通过官方渠道向用户发送提醒通知。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于银行积分兑换的关注,实施以“积分清零”为噱头的诈骗,侵害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来自不明来源的积分兑换信息或链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联系银行客服进行核实。
三步圈套引人入局
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首先利用“伪基站”技术,伪造银行官方短信、邮件或电话,冒充银行客服人员,向广大消费者发送虚假的“积分即将到期清零”通知。这些通知内容往往设计得极具说服力,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积分即将作废的假象,以此激发消费者的兑换欲望,诱导其尽快采取行动。
在成功营造出紧迫氛围后,诈骗者会在虚假通知中嵌入一个看似正规且诱人的积分兑换网址链接。当消费者点击这一链接时,会被引导至一个精心设计的钓鱼网站。在该网站上,消费者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以完成所谓的“积分兑换”流程。然而,这些信息的真实去向却是直接落入诈骗者的手中,为其后续的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为了进一步迷惑受害者,诈骗者还会在钓鱼网站上伪造出积分兑换成功的提示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已经成功兑换了心仪的礼品或现金。这种虚假的成功提示不仅让受害者放松了警惕,还可能使其对诈骗行为产生信任感。然而,在受害者沉浸在“兑换成功”的喜悦中时,其账户资金可能已被诈骗者悄然盗取,或面临其他未知的风险。
谨慎甄别信息来源
面对层出不穷的“积分清零”诈骗陷阱,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需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及资金安全。
收到积分兑换或清零提醒时,消费者切勿轻信非正规金融机构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应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官方客服热线、官方网站及App等正规渠道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轻信陌生短信、不点击不明链接,坚决不向任何人泄露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及生物识别信息等个人重要信息。对于任何以积分清零为由诱导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都要坚决拒绝,避免信息泄露导致资金损失。
如果不幸遭遇“积分清零”骗局,消费者要第一时间联系发卡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前往营业网点,及时将银行卡挂失止付,以阻止不法分子进一步盗取资金。发现被骗后,消费者应妥善保存所有被骗证据,如短信、邮件、通话录音等,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