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愁,也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AD,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的一种表现形式,多发于秋季至初冬时节。它不仅仅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还可能伴随着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情绪状态往往与日照时间减少、气温下降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谈及情绪变化原因,晋江市第三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康复科负责人倪清碧主任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秋季日照时间显著缩短,人体接收到的自然光减少,导致大脑中的血清素(一种促进心情愉悦的神经递质)水平下降,从而引发情绪低落。其次,气温的骤降和阴雨连绵的天气也容易让人感到沮丧和不适,加剧秋季的情绪波动。个体的生物钟调整、代谢变化及过往秋季的不愉快经历等因素,也可能触发或加剧秋愁。
识别秋季抑郁信号
持续感到悲伤或沮丧,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疲劳感增加,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精力;食欲变化,如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包括早醒、难以入睡或过度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自我负面评价增多,自我价值感下降……当你身上同时出现多项上述情况时,或可考虑有秋季抑郁倾向(具体以专业医师诊断为准)。
“秋愁是正常的生理及季节更替现象。只要认真调护、合理饮食,就可有效地防止秋愁的发生。”倪清碧表示,要想改善秋愁,不妨考虑自然疗法,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日照充足时的运动,可以有效提升血清素水平,改善心情。散步、慢跑、骑行、瑜伽等运动形式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大自然的美景也能让人心情愉悦、放松身心。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些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D及色氨酸丰富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核桃、鱼肝油、蘑菇、香蕉、豆腐、牛奶等,有助于调节大脑功能,改善情绪。
心理调适技巧分享
正念冥想、认知重构、放松训练……这些都属于心理调适的技巧。正念冥想,指的是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或感受,减轻压力,增强自我觉察能力;认知重构,指的是识别并挑战消极思维,培养积极的思考模式;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可以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此外,建立社交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彼此的感受,也是缓解秋愁的一种方法。最后,倪清碧提醒市民:如果秋愁症状持续不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可以提供诊断、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多种干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