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迎接新学期

王缘

暑假将尽,开学在即,儿子对小学生这个新身份期待已久。新书包、新文具、新课本……万象更新的感觉,好像有种过年的氛围,让人心潮澎湃。这种滋味我也体验过,每次想起开学前的“迎接仪式”都回味不已。

新学期,往往起始于学校报到。它是开学前的必要程序,也是迎接新学期的重要仪式。隔了一个假期,思念被酝酿得刚刚好,与同学们再见,彼此都格外热情。大家叽叽喳喳地抢着说话,分享假期里的见闻趣事。很快,老师笑吟吟地推门进来,与大家亲热地打招呼,细数着学生们的新变化。

报到那天,也是与新课本初见的日子。一摞摞散发着油墨书香的新课本充斥在校园。男生们自告奋勇,承担搬运工作,将捆扎好的课本扛进教室。送来一摞,又风风火火地跑去提下一摞,好像力气用不完似的。女生们也不闲着,拆开包装、按科目分类、细心点数,再逐一分发下去。那时,教室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班干部协调安排,老师在旁指导,大家忙而不乱,为新学期营造出同心协力的集体感。

在桌椅间坐定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新课本,浏览起来。那种心情,与拿到快递后着急拆开的情形相似。匆忙之间,来不及细读,将课本大概翻看一遍,了解里面有哪些内容,插图又画了什么,心里也颇满足。

对课本“细嚼慢咽”,往往是在回家之后。我喜欢在书桌前,将新课本掏出来、码放整齐,再一本本慢慢消化。其中,对我最有吸引力的要数语文书,每篇课文都那么简洁、生动、优美,牵动着我的心神。一两天工夫,我就把课文都看完了。有几篇感兴趣的反复读了好几遍,存了些疑问,等着开学后老师来解读。

迎接新学期的还有我的家人。那时候,没有现在的自粘书皮,大家都用上一年的挂历纸制作成保护书籍的书衣。包书皮,在我家有着一套“流水线”工序,父亲画线、裁剪,母亲依印折叠,我在封皮上写下科目名和自己的名字。随后,家人会带我去文具店选购文具,一路上念叨着好好学习之类的话。

各项物品备办妥当,就可以收拾书包了。拉开拉链,将所有物品倾倒出来,再把新课本按照高低排好顺序,依次放入。文具盒经过清洗、擦拭,焕发出闪亮的光彩,再装备文具中的“老将”和“新军”,气派十足。筹备、收拾的时候,对新学期的想象就落在了实处。我暗下决心,要在新学期里好好学习,有所收获。

时光匆匆,我早过了迎接新学期的年纪。怀念开学季,不光是回味这些忙碌筹备的阶段,还是怀念万象更新、心怀向往的那种状态。转念一想,人生的每一阶段、每一天何尝不是“新学期”,它们都值得我们做好万全准备、热情迎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