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龙的形象说

许谋清

龙是什么样的?

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甚至有三爪为蛟四爪为蟒五爪为龙的说法。

龙是神兽,为鳞虫之长。

龙可以变化形态,会呼风唤雨。

龙是人创造出来的,龙是东方人的想象力。

龙是趋于人性化的。闽南民间有个对子:五爪龙对九节虾。人的手戏称为“五爪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龙是集大成,何必拘于一格?

龙卷风是风龙,闪电是火龙,台风是水龙。

小时候,我们村里的人告诉我,有一条青龙从我们村边过,龙头已经到了北边的灵源山,龙尾还在我们村。龙尾一扫,就把七八人合抱的大榕树扫倒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榕树没死,成为一棵卧榕,作了那条龙的见证树。我小时候,常常攀着那些折断的榕树根,到上边去玩。

因而,我有一条心中的龙。它不像书上说的那么具象,却更加气势磅礴、八面威风。

在东南沿海,经常有大龙从我们身边过。你说它无形是无形,说它有形也有形。这样的龙,每年都从海上蹿上陆地。我给内地的朋友、北方的朋友,总是说不清。每条龙还都有自己的名字,2016年被除名的那条龙叫“莫兰蒂”,2023年那条顶坏的龙叫“杜苏芮”。

有天气预报,杜苏芮要来,提前几天就知道。我们驱车到晋南海边,去看船怎么进避风港。杜苏芮还在海上,可海边已经有飞沙走石摇山拔树之势。人在海岸上有点站不住,脸不能冲着风,吹得生疼,睁不开眼。侧脸,风把脸都吹歪了;眯着眼,它把眼皮往一边推。回到小区,小区里的树也发了疯似的,又甩又打,树叶把平时不让人看的背面都翻了出来。还有,下了一天雨,雨点很粗暴。白茫茫的雨,幕布似的,风把它一幕一幕扯过去。小区带斜坡的路,水流急匆匆的。这仅仅是前奏。

北京朋友纷纷问候提醒。他们在圈外,为我们担心。

杜苏芮于2023年7月28日9:55在晋江登陆。外边一直在广播:人不出户,车不上路。隔着窗玻璃往外看,树一片片被扑倒。这回不是连根拔起,而是齐地面把树干撅折,倒下的树全废了。风雨狂暴一阵,不过半个多小时,猛然发现,那条龙已经过去了,地上留下一片狼藉,空气却清清爽爽。从江西到安徽,它已经减弱。谁也没想到,它千里远行,恢复了蛮劲,又横冲直撞,最后把一肚子水全都吐在京郊河北,水漫金山,让人措手不及,酿成大灾。有几位北京朋友,在晋江知道杜苏芮要在这里登陆,提前飞回北京,却在北京遭遇杜苏芮的肆虐。也许多少年后,他们还会谈“龙”色变。

台风在菲律宾以东的海面上生成,台湾挡一下,金门又挡一下,到晋江要不是减弱,就是拐弯。晋江这里有大台风,但都有惊无险。晋江多是丘陵,没有高山和台风硬碰硬,也就少有泥石流,一条条龙就都顺畅通过,极少在这里闹腾,晋江因此成为一方福地。

世纪交界,有一个大台风,叫那一年的十四号台风。那个十四号台风好厉害,刚建成几年的围头码头,百吨水泥块,里边还有钢筋,它一下给掀起来,用力一推,推出几十米外。那一次,晋江是有防备的,可以说是严阵以待。可是,台风掀翻码头以后,一拧身子往南一拐,跟晋江说拜拜啦。当然,十四号台风路过带起的那股风也咄咄逼人,晋江正开着金灿灿花朵的合欢树沿公路倒了一地。比较惨的是泉州,倒地断折的是梧桐树。还有一棵山边庙里的几百年古松,断成好几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过去我们怕台风。台风一来,房倒屋塌;台风一来,金色的稻子,顺风而去。

现在我们并没有那么怕台风。海岸种植木麻黄,把原来能一夜埋掉房子的沙子挡住;筑了坚固的防浪堤,把原来能一口一口将海岸咬掉的恶浪顶住。与龙共舞,尽显弄潮本色。

不要简单地把台风定为恶龙,大自然的事物是多面的。雷会劈人,让人心生畏惧,把它称作“雷公”,误以为它是凶神恶煞。后来,人认识了雷。它为人类灭杀云中细菌,雷可称人类的保护神。人也发明了避雷针,避免它的伤害。

很长时间里,台风被妖魔化了。它一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谁不怕?其实,它是海派到陆地的使者,它带来丰盛的礼物。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在大海里,却有500年海禁,也把台风定为天灾。

东南吃海的人另有自己的判断。

酷夏,我们想念台风;干旱,我们想念台风。南方漫长的炎热是台风把它切断的,烈日下龟裂的土地常常是靠台风带来的雨水浸润的。当然,我们现在还留不住这个大空调给我们带来的凉爽,也装不下它送给我们的那么充足的雨水。这是上天给我们出的高难度考题,在等待我们的答卷。这是一种挑战,看我们敢不敢应战?“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我曾在台风天去看扑堤的海浪,它们像海豚一样,一只只跳得高高的,越过岩石的堤坝,扑了进来,但马上被消解,温顺地通过涵洞回归大海。

虽然它桀骜不驯,我们已经基本上可以驾驭它。我们是龙的舞者,不是花拳绣腿,不是好龙叶公。

世界上只有太平洋有台风,均生成于西太平洋。龙属于东方,大智大勇者才可匹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