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医生提醒:不建议盲目进补
伴随着本月上旬立秋节气的来临,很多人见面就会互问一句:你贴秋膘了吗?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其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哪些人适合“贴秋膘”?近日,记者带着疑惑,咨询了晋江市金井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医师张锦红。他表示,不建议盲目进补,过度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增加肥胖、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风险。
“贴秋膘”不等于多吃肉
张锦红介绍,“贴秋膘”是指到立秋时,人们会进食一些鱼肉这样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一方面补充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胃口不好、体力消耗比较大引起的身体亏空,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抵抗力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这符合中医“秋收冬藏”的理念。他表示,在过去食材匮乏、吃肉难的年代,“贴秋膘”是有益健康的。但随着现在食物数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每天都可以吃到丰富的食物,肉类的摄入量也不少。因此,贴秋膘并不适合所有人。
如果你是正常体重且没有慢性病的人,趁着秋季到来,炎热消退,贴点“小秋膘”,适量增加必需的营养也是可以的,但注意千万别贴超重了。如果你已是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人群的一员,就要谨慎了,因为再贴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加重健康问题。“除每个人存在体质差异外,秋季虽然适合进补,但也要考虑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如果脾胃功能较弱,吃了过多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因此,在进补的同时,也要注重健脾开胃,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张锦红说。
大众更适合清补
张锦红建议,立秋进补主要是清补,不建议大补。同时要根据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进补,如果身体很虚,立秋确实是一个进补的好时节。如果本身就有肥胖、高脂血症的人群,建议还是要谨慎“贴秋膘”,要避免暴饮暴食,损伤脾胃。
“现在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日常三餐的营养状况都非常充足,甚至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所以不建议大家盲目地‘贴秋膘’。”张锦红表示,过度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患肥胖、高脂血症甚至冠心病的风险。所以“贴秋膘”不光是要吃肉,还要饮食均衡、营养结构合理,如还要包含果蔬、蛋类、奶类、谷类、豆类等。在肉类里面,除了瘦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鱼肉、虾肉也都可以少量食用。少吃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油煎食品、甜点、糖果、含糖饮料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梨、石榴、柑橘等。